[实用新型]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5836.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5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飞;庞炜;王涛;朱杭琦;黄溯航;项京;周玉凤;张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11583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云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伸缩撑杆 支撑管 探管 地下水水位 水文地质 观测装置 连接轴 外部管 限位杆 螺纹 多层 转动 本实用新型 定位套筒 对称固定 对称焊接 焊接固定 上下两端 转动安装 侧边槽 固定块 上表面 贯穿 探头 撑柱 贴合 电线 地下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包括探管,所述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和探头,所述外部管贯穿安装在支撑管的内部,所述支撑管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撑杆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探管的外部上方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块,所述连接块的下方中心位置焊接固定有撑柱,所述外部管的上表面对称固定有定位套筒,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撑杆相互连接,且底板的内侧开设有侧边槽,并且底板上贯穿连接有螺纹限位杆。该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将支撑管上转动安装的伸缩撑杆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后,底板则能够贴合在地面上,再转动螺纹限位杆使其插入地下后,该装置整体则能够被稳定的固定在地面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文地质观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水文地质主要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对多层地下水的水位进行观测时需要使用到观测装置,但是现在大多数的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大多都是手持,而观测中使用到的探头探管在探测一段时间内的水位时使用者一直手持会较为疲惫,并且手持也容易抖动使得数据有偏差,没有设置支撑结构的探管不利于长时间观测工作的进行。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解决了现在大多数的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大多都是手持,而观测中使用到的探头探管在探测一段时间内的水位时使用者一直手持会较为疲惫,并且手持也容易抖动使得数据有偏差,没有设置支撑结构的探管不利于长时间观测工作的进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包括探管,所述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电线和探头,且其贯穿安装在外部管的内部,所述外部管贯穿安装在支撑管的内部,且外部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定位孔,并且支撑管上贯穿安装有螺纹定位杆,所述支撑管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撑杆的一端相互连接,且连接轴在伸缩撑杆的两端均有安装,并且伸缩撑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探管的外部上方两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内部开设的安装槽中安装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上安装的弹性凸块与开设在固定块侧壁上的穿槽贯穿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方中心位置焊接固定有撑柱,且撑柱的一端贯穿定位套筒连接在内部槽中,并且内部槽开设在外部管内部,所述外部管的上表面对称固定有定位套筒,且定位套筒上同样贯穿安装有螺纹定位杆,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连接轴与伸缩撑杆相互连接,且底板的内侧开设有侧边槽,并且底板上贯穿连接有螺纹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外部管的内部与探管滑动连接,且其外部与支撑管滑动连接,并且外部管上等间距开设的定位孔的位置均与支撑管上的螺纹定位杆的位置相对应,同时螺纹定位杆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通过内部槽与撑柱组成伸缩结构,且撑柱关于支撑管的中心对称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撑柱与定位套筒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轴分别与支撑管和底板转动连接,且底板的横截面呈圆弧状,同时底板上开设的侧边槽的内直径等于外部管的外直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安装槽与固定块嵌合连接,且安装槽与穿槽相互连通,并且连接块通过弹性凸块与固定块组成拆卸安装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限位杆与底板组成螺纹伸缩结构,且螺纹限位杆的底部呈圆锥状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文地质多层地下水水位观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5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