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5990.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7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贾丽娜;杨明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G01N27/30;G01N27/4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5004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化学 电解池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有垫板,两个垫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垫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放置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对电解池进行稳定支撑,可以保证整个电解池的牢固度和稳定性,避免了因意外触碰给试验人员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可以有效保证电解试验的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电化学电解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是研究两类导体形成的带电界面现象及其上所发生的变化的科学。电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可通过电池来完成,也可利用高压静电放电来实现(如氧通过无声放电管转变为臭氧),二者统称电化学,其中,电解实验需要在电解池中进行。
现有的电解池装置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都是直接将整个电解池装置放置在实验室的操作台上,或者实验室内的放置架上,其只是单纯的放置,当发生意外碰触时,容易将电解池装置打落或者打翻,影响试验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容易对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化学电解池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放置槽,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下端延伸至第一放置槽内,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有垫板,两个垫板的下端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均可拆卸连接有安装板,两个垫板的上端均设有第二放置槽,所述罐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两个连接管,且同一侧的两个连接管为一组,同一组内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共同连接有滴定池,两个滴定池的下端均固定有第二垫块,两个第二垫块的下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二放置槽内,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均设有第一螺纹盲孔,同一组内的两个连接管的一端均夹持有弧形夹持板,两个弧形夹持板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竖杆,其中一个弧形夹持板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螺纹盲孔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内的顶部均设有与通孔对应的第二螺纹盲孔,且同一侧的两个通孔为一组,同一组内的两个通孔内均贯穿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延伸至第二螺纹盲孔内,所述安装板的下端固定有吸盘。
优选地,两个滴定池上均贯穿设有第一进液管,两个第一进液管上均贯穿固定有第一密封塞,其中一个第一密封塞上贯穿设有参考电极,另外一个第一密封塞上贯穿设有阴极电极,所述罐体上贯穿设有两个第二进液管,两个第二进液管上均贯穿固定有第二密封塞,其中一个第二密封塞上贯穿设有测量电极,另外一个第二密封塞上贯穿设有阳极电极,且罐体的上端中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上端设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位于测量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所述罐体内的底部设有搅拌子。
优选地,所述第一竖杆下端的一周侧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盲孔内的一周侧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相互螺合。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滴定池和罐体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第一垫块和罐体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垫块滴定池为一体成型,且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均采用玻璃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底座采用PVC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59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