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解铝塑膜冲壳应力集中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7116.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5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骏;张劢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5/02 | 分类号: | B30B15/02;B30B15/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陆帅;蔡学俊 |
地址: | 354200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解 铝塑膜冲壳 应力 集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解铝塑膜冲壳应力集中的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凹模,设置在凸模、凹模之间的压边圈,凹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凸模、压边圈由各自的动力装置驱动上下移动,压边圈上开设有利于凸模通过的成型镂空部,压边圈上于成型镂空部外周设置有避空镂空部,成型镂空部包含在避空镂空部内,并位于避空镂空部一侧中部,避空镂空部另一侧安装有X型的加固架,凸模接触铝塑膜的那个表面上均布有气孔,本结构减小了铝塑膜和压边圈及凸模的接触面积,降低成型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小铝塑膜形变补偿的阻力,缓解了铝塑膜冲壳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及冲壳后的边缘卷边现象,不用增加额外的设备或工装,避免了设备成本及空间尺寸要求的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解铝塑膜冲壳应力集中的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铝塑膜冲壳成型设备及工艺,在冲壳完成后很容易由于铝塑膜变形后的应力释放,导致铝塑膜边缘向壳体方向卷曲,从而为后续的铝塑膜封装(尤其是自动化封装)带来极大的困难,为了缓解边缘卷曲,常会在冲壳过程中或冲壳后对铝塑膜进行热烫,但这种方式需要增加设备投入,对于设备空间尺寸要求也会提高,同时频繁的加热对于铝塑膜长期使用后也会带来失效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缓解铝塑膜冲壳应力集中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缓解铝塑膜冲壳应力集中的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凹模,设置在凸模、凹模之间的压边圈,凹模固定安装在机架上,凸模、压边圈由各自的动力装置驱动上下移动,所述压边圈上开设有利于凸模通过的成型镂空部,压边圈上于成型镂空部外周设置有避空镂空部,成型镂空部包含在避空镂空部内,并位于避空镂空部一侧中部,避空镂空部另一侧安装有X型的加固架,所述凸模接触铝塑膜的那个表面上均布有气孔,成型镂空部位于凹模的成型孔上方,加固架位于铝塑膜上预留气袋的那侧。
进一步的,加固架的端部与压边圈制成一体、焊接或经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孔为通孔或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圈朝向铝塑膜的一侧安装有加热膜,加热膜内预埋有电热丝。
进一步的,所述压边圈内部埋设有电热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小了铝塑膜和压边圈及凸模的接触面积,降低成型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小铝塑膜形变补偿的阻力,缓解了铝塑膜冲壳过程中的应力集中及冲壳后的边缘卷边现象,不用增加额外的设备或工装,避免了设备成本及空间尺寸要求的增加,且不会对封装后的成品带来另外的失效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避空镂空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模;2-加热膜;3-压边圈;4-凸模;5-成型镂空部;6-避空镂空部;7-加固架;8-铝塑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巨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71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臂抬高支撑装置
- 下一篇:登机桥及登机桥固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