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7619.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于健;杨田;董帅;卢帅;姚光磊;米传波;马树良;纪洋洋;刘曦;王金刚;周磊;李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河城投黄河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1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自动 充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停机平台和充电板,充电板设置在停机平台上并与连接电源的充电器连接,无人机设置有两个金属支架(均为充电正极),两金属支架围成边长为A的正方体空间,无人机的底部固定有竖向的金属弹簧,金属弹簧的自由端向下延伸有直线段(为充电负极),下端2毫米为圆头形触点,其余部分有绝缘涂层,确保不会短路;无人机的电池充电口分别引出为电池充电的正极线和负极线,正极线与无人机的两个金属支架连接,负极线与金属弹簧连接;充电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阴极板、绝缘网和阳极环;无人机降落后阴极板通过金属弹簧与充电器的负极连通,阳极环金属支架与充电器的正极连通。本实用新型可在无人机降落停靠时实现对电池的自动充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一种通过无线控制器和机载飞行控制系统实现飞行作业的不载人飞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植保、影视航拍、电力巡线、地形测绘、环境监测和反恐侦查等领域。特别是微型无人机自动起降的实现,对森林防火巡检、边防巡逻、污染源普查、定点实时监控等领域意义非常重大,自动充电是实现了无人机无人操作的全自动起降的关键,无需人工操作给自动巡航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目前无人机行业的一个主要缺点是电池续航时间短,在无人机每次完成任务降落后或起飞前,需要对无人机的电池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把电池从电池仓内移除,再放入已经充满电的电池。无人机电池续航能力低和电池更换不方便的确制约了无人机的应用。在一些需要无人机长时间定时升空的作业中,通常情况下自动起降的无人机库固定在楼顶,无人机库顶盖或天窗可以自动开起和关闭,由专人对电池进行充电,作业时人工更换,如果每2小时巡检一次,白天至少要更换6次电池以满足其飞行任务需要,夜间作业更换更不方便,虽能人工完成但费时费力,特别是炎热夏季、寒冷冬季作业条件非常艰苦。
现阶段采用的这种人工手动更换电池方式,操作繁琐,每次降落后都需要进行电池更换,实现充电自动化方便了无人机在应用,提高了无人机自动化程度,使定时巡航得以现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可以在无人机降落停靠时实现对电池的自动充电,无需或减少从无人机上取下电池更换电池的频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提供一种无人机自动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停机平台和充电板,充电板设置在停机平台上并与连接电源的充电器电连接,无人机设置有两个金属支架,两金属支架围成边长为A的正方体空间,
无人机的底部固定有竖向设置的金属弹簧,金属弹簧的自由端向下延伸有外部设置绝缘层的直线段,直线段的端部设有裸线触点;
无人机的电池充电口分别连接有为电池充电的正极线和负极线,正极线与无人机的两个金属支架连接,负极线与金属弹簧连接;
充电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阴极板、绝缘网和阳极环,阴极板与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在无人机降落后与直线段的裸露触点抵触,阳极环与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端连接并用于在无人机降落后与金属支架抵触。
电池正极的充电线与无人机的金属支架相连接,电池负极的充电线与无人机底部的金属弹簧相连接,无人机在降落到停机平台后,金属支架与绝缘网上的阳极环接触,利用阳极环连接电源的充电器的正极输出端实现充电正极的接通,利用金属弹簧下端直线段穿过绝缘网通过裸露触点与阴极板接通,利用阴极板与连接电源的充电器的负极输出端相连,实现充电负极的接通,进而可以实现无人机降落停靠时实现对电池的自动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的绝缘网包括多个同心的绝缘环以及沿绝缘环径向设置并将各个绝缘环连接呈一体的绝缘筋,绝缘环和绝缘筋在用于放置阳极环的上表面均设有尖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河城投黄河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齐河城投黄河大桥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7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房用切片捻蒜器
- 下一篇: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