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7938.9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8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田鸣;黄东晓;徐海英;李光才;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缪恩生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引导 自主 意识 病人 使用 气管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柔性套设置于气管导管本体内,柔性套的一端封闭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柔性套的另一端翻转设置于柔性套内部,还包括鼻塞。因此,当病人无自主呼吸意识时,采用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可更好地辅助气管导管本体插管操作,使得插管操作更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它是急救和全身麻醉中保障患者气道通畅、有效通气供氧和避免误吸的重要技术。到目前为止,当病人需要气管插管时,医务人员经常需要在病人深度镇静及全身麻醉的状态下,并且需要使用肌肉松弛药才能完成插管任务。然而当病人无自主呼吸意识时,气管插管十分困难,有时需经反复多次才能将插管插入气管中,极易引起患者咽喉水肿或粘膜损伤出血,导致严重后果,也给临床工作带来极大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当病人无自主呼吸意识时,可利用鼻塞封闭人体鼻孔,经气管导管本体内腔给患者供气,在气流作用下,柔性套的另一端吹过声门,进入气管,从而更好地辅助气管导管本体插管操作,使得气管导管本体推送操作更为简单,同时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其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引导无自主意识病人使用的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本体、柔性套和鼻塞,所述柔性套设置于所述气管导管本体内,所述柔性套的一端封闭所述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所述柔性套的另一端翻转设置于所述柔性套内部,所述鼻塞设置有2个塞体。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且套设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的一端可具有弹性,从而封闭并固定在所述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展开后的长度长于所述气管导管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的一端封闭所述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处设置有与气管导管接口相匹配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套的另一端为封闭口。
进一步地,所述鼻塞为弹性材料。
本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方案采用气管导管本体与柔性套的连接,且设置有鼻塞,当病人无自主呼吸意识时,可利用鼻塞封闭人体鼻孔,经气管导管本体内腔给患者供气,在气流作用下,柔性套的另一端吹过声门,进入气管,从而更好地辅助气管导管本体插管操作,且在使用时推动气管导管本体,气管导管本体则沿着柔性套进入气管,使得气管导管本体的推送操作更为简单,同时提高了气管插管的成功率;
(2)本技术方案中柔性套的一端具有弹性,使之可以随着气管导管本体的大小弹性调整从而更好地封闭且固定气管导管本体的入气口;柔性套展开后的长度长于气管导管本体,从而引导气管导管本体进入气管;
(3)本技术方案中柔性套的另一端可设置有开口,当气流将柔性套的另一端吹过声门进入气管时,该开口处可以同时向气管输入气流,从而缩短了气流进入气管的时间,即缩短了患者缺氧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套的另一端为封闭口的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套的另一端为封闭口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套的另一端为开口的未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柔性套的另一端为开口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鼻塞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79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