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59251.9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林轶君;厉凤理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任斯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24;H01B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邢明顺 |
地址: | 32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耐候型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包括电缆线芯,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连接棍,所述连接棍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圆环,所述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承载圆环,所述二号承载圆环的一侧设置有传递柱,所述传递柱的一侧的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承载圆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能够提高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的耐磨性能,且能够提高其抗压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涉及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用电量最大的国家,为了解决电力能源紧缺的矛盾,国家逐年加大可再生绿色低碳新电力能源开发力度,特別是高度重视加快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清洁型可再生新电力能源发展,其中在对电力传输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对电力进行输送;现有的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的耐磨性能较低,且抗压性能较差,给实际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包括电缆线芯,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编织层,所述编织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外侧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凹槽,所述承载凹槽的内部下端设置有连接棍,所述连接棍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轴承,所述连接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圆环,所述防护层的内部设置有二号承载圆环,所述二号承载圆环的一侧设置有传递柱,所述传递柱的一侧的防护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号承载圆环。
优选的,所述橡胶圆环的内侧外表面通过连接轴承与连接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圆环与连接轴承之间设置有黏贴胶,所述橡胶圆环的内侧外表面通过黏贴胶与连接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承的下端外表面通过连接棍与承载凹槽的内部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承与连接棍之间设置有焊丝,所述连接轴承的内侧外表面通过焊丝与连接棍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号承载圆环的外表面通过传递柱与一号承载圆环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递柱与一号承载圆环之间设置有焊片,所述传递柱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焊片与一号承载圆环的内部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离板与防护层之间设置有粘胶,所述隔离板的内侧外表面通过粘胶与防护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缆线芯的外表面通过绝缘层与编织层的内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线芯的外径长度与绝缘层的内径长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设置有隔离板,故而当该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在地面上拉动时,能够通过隔离板,将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和地面相隔离,避免其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直接在地面上拉动而出现磨损,同时橡胶圆环利用连接轴承的转动性能在地面上滚动帮助起隔离板在地面上移动,以此避免隔离板与地面相摩擦而磨损,进而实现其提高该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的耐磨性能的好处,因设置有一号承载圆环,故而当压力作用在该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上时,会被一号承载圆环所承载同时通过传递柱传递至二号承载圆环上,被二号承载圆环进行二次承载,让其压力不会经过防护层传递至电缆线芯上,避免其电缆线芯因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出现形变损坏的现象,进而实现其提高该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的抗压性能的好处,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紫外线耐候型电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任斯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路任斯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59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