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2237.4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9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涛;李辉;张建斌;杨宝岭;何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化 自动 温度 控制 设备 | ||
1.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舱体(1)、4个开放式机柜(2)、3个门板(3)、通风加热装置(9)、2个温度传感器(10)和2个百叶窗(12);其中,保温舱体(1)为水平放置的中空长方体结构;4个开放式机柜(2)沿水平方向间隔固定安装在保温舱体(1)内腔中;相邻2个开放式机柜(2)之间固定安装一个门板(3);通风加热装置(9)固定安装在保温舱体(1)的顶部;2个温度传感器(10)分别固定安装在2侧开放式机柜(2)的顶部;2个百叶窗(12)固定设置在保温舱体(1)的后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0)水平距保温舱体(1)内壁的距离为350-36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10)测量温度的范围为-45℃~80℃;测量精度为±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窗(12)为矩形结构;百叶窗(12)尺寸为275mm*410mm;百叶窗(12)固定位置水平距保温舱体(1)内壁的距离为360-370mm;距保温舱体(1)底部的高度为330-3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当保温舱体(1)内部温度低于阈值a时,2个百叶窗(12)关闭;通风加热装置(9)实现对保温舱体(1)内部加热;直至温度升高至阈值b,通风加热装置(9)停止工作;
当保温舱体(1)内部温度高于阈值c时,2个百叶窗(12)开启;通风加热装置(9)实现抽气,对保温舱体(1)内部和外部进行空气交换,实现散热;直至温度降至阈值d;通风加热装置(9)停止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a为-25℃;b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热装置(9)的总功耗大于500W;且小于1300W。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c为35℃;d为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加热装置(9)的抽气量不小于50m3/h。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化自动温度控制设备舱,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百叶窗(12)窗口和通风加热装置(9)通风口的电磁屏蔽总和不大于40d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223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