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3570.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0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丁湘华;邓泳;雍晓华;车欣;寇根;徐耀;李震;彭健;魏云;乐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7/24 | 分类号: | B29C67/24;B29C43/36;B29C33/68;B29C4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具有用于容纳待压制物料的容纳腔;蜡光纸,粘结在容纳腔的腔壁上,位于模具本体内的待压制物料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通过蜡光纸进行隔离。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脱模过程中易发生岩心或模具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造胶结岩心是由成品的石英砂胶结而成。然而,上述岩心成品的石英砂菱角突出、磨圆度差,在用环氧树脂为主剂的方法时,砂砾容易粘在模具的内壁上,不容易倒出,若从模具中强行倒出,会导致岩心和/或模具损坏,影响脱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脱模过程中易发生岩心或模具损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具有用于容纳待压制物料的容纳腔;蜡光纸,粘结在容纳腔的腔壁上,位于模具本体内的待压制物料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通过蜡光纸进行隔离。
进一步地,蜡光纸的蜡质涂层与容纳腔的腔壁粘结。
进一步地,模具本体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开口,模具还包括:刮刀组件,刮刀组件用于对堆积至开口处的待压制物料进行刮平操作。
进一步地,刮刀组件设置在开口处,刮刀组件包括:导轨,设置在模具本体上;刮刀,与导轨可滑动地连接,刮刀可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模具还包括:驱动装置,设置在模具本体上且与刮刀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刮刀沿导轨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
进一步地,模具还包括:接料结构,与模具本体连接且位于开口处,在刮刀对待压制物料进行刮平的过程中,接料结构用于对被刮刀刮下的待压制物料进行存放。
进一步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板体和首尾顺次连接的多个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各第二板体的一侧连接,以使第一板体与多个第二板体围绕形成容纳腔,导轨为两个,两个导轨分别设置在相对设置在两个第二板体上,刮刀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导轨一一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接料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接料部,当接料部为一个时,接料部设置在第二板体上;当接料部为多个时,多个接料部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二板体上。
进一步地,接料结构位于刮刀的一侧或两侧。
进一步地,模具还包括:把手,设置在模具本体的外表面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模具对待压制物料进行压制的过程中,待压制物料与模具本体之间通过蜡光纸进行隔离,进而避免待压制物料或压制完成后的成品与模具本体之间发生粘连而影响脱模,使得模具的脱模更加容易,简便,也不会发生成品损坏的现象,进而保证了成品的完整性。
与现有技术中模具的脱模效果较差相比,本申请中的模具使得成品的外形更加完整,提升了模具的脱模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具在脱模过程中易发生岩心或模具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模具的侧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模具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3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工件用抛丸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能高的双轴剪切式撕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