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3588.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0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樊国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国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5 | 分类号: | G01N33/15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任利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河南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药物 溶出仪 投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涉及药物溶出仪技术领域,该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包括防蒸发盖板,以所述防蒸发盖板的中心为圆心等α夹角的分布有至少一组漏药孔,每组漏药孔包括至少一个以防蒸发盖板的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径向线内,所述防蒸发盖板的中心转动安装有转轴;通过控制间歇转动驱动机构,使间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轴做间歇转动,储药孔和漏药孔上下位置重合对应,位于储药孔内的固定药物通过漏药孔落下,实现投药效果,并且采用间歇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盘的方式来实现投药,则不仅能够保证投药机构的准确和稳定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效果,利于在市场上进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物溶出仪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
背景技术
投放药物是药物溶出仪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的药物溶出仪其投放药物的工作过程是,通过投药电机控制投药条的运动时间来控制投药条的运动距离,这种传统的投药方式存在一个弊端,由于机器老化等原因,投药条在相同的运动时间内因为运动阻力的增加会逐步减小投药条的运动距离,使得设置在投药条上的药片放置孔与设置在防蒸发盖板上的投药孔无法对准,从而导致无法投药。技术人员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校正投药条的运动时间或者需要将机器发回厂家维修,给技术人员带来了较大麻烦。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873189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包括防蒸发盖板和设于防蒸发盖板上的投药条以及用于驱动投药条在防蒸发盖板上作往复运动的投药电机,投药条上固定设置有齿条,齿条的上部设有用于向下压紧齿条的压簧,防蒸发盖板上设有投药孔,投药条上设有药片放置孔,于防蒸发盖板上还固定安装有用于阻止投药条运动的限位螺丝;投药条上设有至少一个贯穿投药条的上下表面的通孔,该通孔具有一预设宽度,该通孔的预设宽度与投药条从初始位置运动至药片放置孔和投药孔正好处于上下相对位置时所经过的运动距离相同,限位螺丝 贯穿该通孔并固定安装在防蒸发盖板上;当投药条从初始位置运动至于投药条上设置的药片放置孔和于防蒸发盖板上设置的投药孔正好处于上下相对的位置时,投药条的左端边沿因正好顶住第一限位螺丝而停止向左继续运动,然而此时投药电机并未停止工作,投药电机因投药条受到运动阻力而发生堵转,因为投药电机的堵转电流相比其正常运转时的电流大出许多,所以只要对流经投药电机的电流进行实时检测,当一旦检测到电流突变时,即表明此时投药条 已经顶住限位螺丝,如果此时投药条未处于初始位置即表明此时投药条 上的药片放置孔与防蒸发盖板上的投药孔正好处于上下相对的位置,也就是正好处于可以向下投药的位置。同理,当再次检测到电流突变,说明投药条此时顶住了第二限位螺丝,也就是投药条此刻已经回归到初始位置,此时只要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投药电机停转即完成一次投药过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可以提高投药精度,解决了投药装置因长久使用导致的投药条运动阻力增加而引起的投药条在预设的运动时间内无法达到期望的运动距离而无法完成投药的技术问题,但是其结构很复杂,制造成本高,还需要具有对电机堵转的过程,因此很容易使电机发生损坏,还是难以保证投药过程长时间的连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能够保证投药精度的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的结构很复杂,制造成本高,难以保证投药过程长时间的连续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自适应药物溶出仪投药装置包括防蒸发盖板,以所述防蒸发盖板的中心为圆心等α夹角的分布有至少一组漏药孔,每组漏药孔包括至少一个以防蒸发盖板的中心为圆心所形成的径向线内,所述防蒸发盖板的中心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与一接触防蒸发盖板上表面的转动盘的圆心连接,转动盘上以其圆心等α夹角的开设有至少一组储药孔,所述防蒸发盖板上安装有使转轴做α/2角度间歇转动的间歇转动驱动机构。
所述间歇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防蒸发盖板上的壳体、转动安装在壳体内的外槽轮机构、与外槽轮机构的输入端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与外槽轮机构的输出端连接的齿轮组,所述转轴与齿轮组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国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迪国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3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