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5755.1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衍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竹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A47K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635100 四川省达***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靠板。该改良式的助行器,通过抓住抓杆后来依靠整个助行器进行移动,而抓杆外表面的抓套使得膝和髋关节置换之后的病人手部感到更加舒适,在患者感到疲劳时将附在支撑板的折叠支撑架的拉手拉动,使得坐板向上移动,能够为患者提供如厕或者休息,不适用的时候拉动折叠支撑架的拉手,不妨碍患者正常的行走,在将坐板升上后,其两端的折叠支撑架是等高的,所以坐板在一条水平线上,然后拿出放置槽内的坐垫,放置到坐槽内,达到了实用性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就是可以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助行器一般为往往在膝和髋关节置换之后的病人使用,这类病人往往行走的耐受力差。
目前市场上的助行器多种多样,但是普遍上都不能提供给患者如厕或者休息,现有的助行器只能够使得腿脚不方便的人可以进行正常移动,但是随着行走时间过长或者外出没有坐厕的时候,该功能单一的助行器并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出行,故而提出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具备实用性高等优点,解决了普遍上都不能提供给患者如厕或者休息,现有的助行器只能够使得腿脚不方便的人可以进行正常移动,但是随着行走时间过长或者外出没有坐厕的时候,该功能单一的助行器并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不能及时解决患者的出行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实用性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包括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靠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抓杆,所述抓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抓套,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阻力底座,所述靠板的正面开设有靠槽,所述靠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靠垫,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折叠支撑架,所述折叠支撑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板,两个所述坐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便槽,两个所述坐板的顶部均开设有坐槽,所述坐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坐垫,所述坐垫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口,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且位于折叠支撑架的背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两个所述支撑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靠板的正面且位于靠槽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口,两个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且位于折叠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小型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底板,两个所述底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便盆。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板呈对称分布于连接柱中轴线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槽的大小与靠板的大小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抓套的内径与抓杆的外径相适配,所述抓套和阻力底座均为橡胶制成。
优选的,所述靠垫的大小与靠槽的大小相适配,两个所述折叠支撑架呈对称分布于连接柱中轴线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的直径与便槽的直径相等,所述连接柱的形状为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坐垫的大小分别与坐槽和放置槽的大小相适配,所述通口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均匀分布在靠板的正面。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式的助行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竹县人民医院,未经大竹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5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