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5826.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0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赐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智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组合式 车载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显示屏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左侧通过硅胶胶接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左侧设置有五个散热机构,通过设置散热片与进气风扇配合铜管与方块,当进气风扇开始向显示屏外壳的内部开设进气,气流经由两个弧槽与梯形槽开始分散,一部分气流经由弧槽进入铜管的内部,并在铜管内部运动半圈后从铜管的另一端流出,从而使气流对散热片的内部进行全方位的散热,随后经由出气风扇将热气从显示屏外壳内向外排出,通过气流与铜管的配合,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背光模组的散热效率,进而避免了车载显示屏无法使用的状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器分有两种一种是放置在客车上面观看的电视,实质上就是车载电视,另一种是小尺寸车载显示器有3.5寸、4.3寸、7寸和9寸的,一般有两路视频输入,一路可以接车载DVD用,另一路接倒车影像车载摄像头用,有的还带有MP5视频播放和蓝牙功能,能够在汽车同类运动工具上使用的显示器,方便在汽车运动中使用,现有显示屏内背光模组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导热板进行散热,而当天气炎热,并且客车上乘客过多,客车内部乘客较为密集时,此时车载显示屏仅通过导热板无法将全部热量向外排出,进而可能会导致车载显示屏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具备提高散热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显示屏内背光模组产生的热量需要通过导热板进行散热,而当天气炎热,并且客车上乘客过多,客车内部乘客较为密集时,此时车载显示屏仅通过导热板无法将全部热量向外排出,进而可能会导致车载显示屏无法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提高散热效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的组合式车载显示屏,包括显示屏外壳,显示屏外壳为长方形箱体,显示屏外壳上下两个表面均开设有槽口,槽口为圆形凹槽,显示屏外壳上表面槽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出气风扇,显示屏外壳下表面槽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扇,且进气风扇的功率为出气风扇功率的两倍,显示屏外壳外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的形状为L形,通过支架将显示屏外壳固定安装在客车内,显示屏外壳下表面槽口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导风板。
显示屏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固定安装在显示屏外壳内部的右侧,且显示屏与显示屏外壳外部的右侧相连通,显示屏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的左侧通过硅胶胶接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左侧设置有五个散热机构,每个散热机构均包括散热片、铜管、弧槽、梯形槽、方块与开口,散热片的右端通过硅胶胶接在导热板的左侧,散热片的形状为环形,散热片的位置位于两个槽口之间,且散热片与两个槽口位于同一个垂直线,开口的形状为方形,开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开口分别开设在散热片的上下两个表面,开口与散热片的内部相连通,铜管为U形长管,铜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铜管分别固定安装在散热片内部的两侧壁,两个铜管的内端分别位于开口外部的两侧,方块固定安装在散热片上表面开口的内部,梯形槽为梯形圆槽状,梯形槽开设在方块的上表面,且梯形槽与方块外部的两侧相连通,梯形槽通过方块与散热片的内部相连通,弧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弧槽分别开设在方块内部的两侧,两个弧槽的外端分别与两个铜管的内端固定连接,且弧槽的内部与铜管的内部相连通,散热片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内部与散热片的内部相连通,连接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每两个散热机构均通过连接筒同步连接在一起。
显示屏外壳外部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竖槽,竖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每个竖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为圆形杆体,每个转动杆外部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每个竖槽内部的两侧壁,每个转动杆的外部均套接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贴合在竖槽的内壁,从而对竖槽进行封闭。
优选的,所述槽口的内部与显示屏外壳的内部相连通,且两个槽口的位置为相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智创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智创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5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耐油大数值孔径光纤
- 下一篇:基于柔性传感器可折叠的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