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278.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超杰;朱发新;卢金树;杨九明;王伟军;董良雄;邓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晃荡 实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检测应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插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左侧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卡接有第一实验架,右侧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卡接有第二实验架,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的外壁上均卡接有红外线测距仪。该船舶晃荡实验装置,通过将该装置置于船舶上,船舶晃荡时两个测量轴和转轴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晃动,同时红外线测距仪发出红外线至测量珠上,且红外线反射至红外线测距仪的接收端,根据其测出的距离来确定晃荡的角度和范围,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船舶在生产和使用时因稳定性不足导致其容易晃荡和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检测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船舶是能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军用船称为舰,小型船称为艇或舟,其总称为舰船或船艇,内部主要包括容纳空间、支撑结构和排水结构。
船舶外型一般是利于克服流体阻力的流线性包络,材料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近代多是钢材以及铝、玻璃纤维、亚克力和各种复合材料为主,且船舶应用已经十分广泛了,船舶在生产和使用时如果稳定性不足可能导致其容易晃荡,进而使船舶在使用可能产生安全事故,故而提出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来解决上述中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具备便于检测船舶晃荡等优点,解决了船舶在生产和使用时因稳定性不足导致其容易晃荡和产生安全事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检测船舶晃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插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左侧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卡接有第一实验架,右侧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卡接有第二实验架,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的外壁上均卡接有红外线测距仪,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卡架,所述卡架的外部贴合有防滑层,所述卡架的外部贴合有横架,所述卡架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延伸至横架内部的锁紧螺栓,所述横架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架,所述转架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测量轴,所述转架的内壁上插接有延伸至测量轴内部的转轴,所述测量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测量珠。
优选的,所述限位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竖杆位于两个限位架的相对侧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的外形相同且直径相等,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均为透明PVC矩形架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数量均为两个,且第一实验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位于其正反壁上,而第二实验架上的红外线测距仪位于其左右壁上。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测距仪上固定连接有发射接口和接收接口,且该接口垂直排列,所述防滑层为丁腈橡胶层,且该防滑层数量与卡架相等。
优选的,所述横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的内部,所述限位轴、转架、测量轴、转轴和测量珠组成晃荡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实验架和第二实验架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晃荡结构,且第一实验架内部的晃荡结构为纵向晃荡,而第二实验架内部的晃荡结构为横向晃荡,所述红外线测距仪和测量珠静止时保持平行。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舶晃荡实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2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