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6778.4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5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473;B64C1/00;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逢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重 多旋翼 无人机 | ||
1.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动力系统、飞控系统、供电系统和起落架(4),其特征在于:机体由机舱(1)和六个支臂(2)构成,支臂(2)与机舱(1)通过螺纹部件连接,构成易装拆结构;在机舱(1)底部设有螺杆结构、用于连接挂载平台,以挂载多集成、大质量载荷设备,形成多挂载大载重结构;动力系统包括六组驱动结构,所述六组驱动结构对应设置在六个支臂(2)中、形成各支臂独立的驱动结构;所述驱动结构各由电调(107)的电机(204)和螺旋桨(205)构成;各驱动结构分别与飞控系统电连接,以通过电调(107)控制电机(204)和螺旋桨(205)运动,形成大载重多旋翼驱动结构;飞控系统集成于机舱(1)内底部,包括GPS天线(102)、信号接收器(106)、主控器(108)、IMU传感器(109)和电源管理器(110),其控制输出端与动力系统和起落架(4)连接,形成整体控制结构;供电系统集成到机舱(1)内部,包括锂电池(103)和分电板(111),为动力系统和飞控系统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机舱(1)和六个支臂(2)采用碳纤维一体成型,最大可承重25KG,起落架(4)由碳纤维管构成,强度可支撑30K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飞控系统包括主控器(108)、电源管理器(110)、IMU传感器(109)、GPS天线(102)、LED指标灯(116)和信号接收器(106);电源管理器(110)将分电板(11)提供的高压电转换稳压的低压电源,为主控器(108)提供工作电压;GPS天线(102)接收到的卫星信号,通过IMU传感器(109)转换飞行姿态信息,提供给主控器(108);LED指标灯(116)直接连接主控器(108),显示飞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信号接收器(106)直接与主控器(108)连接,再通过无线传输方式与地面站或遥控器建立通讯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机舱(1)及支臂(2)由模压一体成型,由至少三层3K碳纤维布模压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电调(107)固定在机舱(1)的骨架(105)上,控制输入端与主控器(108)连接、电源输入端与分电板(111)连接,由主控器(108)提供控制信号,由分电板(111)提供供电电压;电调(107)的输出端通过硅胶线连接上支臂的拔插端子公头(115),再通过拔插方式与下支臂的拔插端子母头(201)连接,拔插端子母头(201)通过硅胶线与电机(204)连接,螺旋桨(205)通过桨夹(206)与四颗螺钉(207)固定安装在电机(2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电机(204)为大功率高能效电机,其导线通过银线绕制,使电流快速在银线表面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电调(107)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正弦波驱动信号,以输入无杂波驱动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载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螺旋桨(205)采用泡沫中空结构,以有效减轻重量、提高桨叶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云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677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管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链板拼接组装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