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注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7295.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9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饶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宇亚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 |
代理公司: | 台州天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1 | 代理人: | 邢永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贯穿 尾灯 配光镜 注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注塑结构,属于模具结构领域。其包括模仁、模腔、顶出机构以及驱动顶出机构运动的推板,所述模仁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浇口,所述分流道呈U型设置,所述浇口开设于U型分流道一边的侧面,所述分流道位于浇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其分流道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熔融塑胶对浇口的直接冲击力,同时,第一延伸部可以用于暂时容纳之前的冷料,使材料温度统一,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注塑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其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中注塑模具的应用极其广泛。
现有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配光镜整体呈弧形设置,其外表面为曲面;其包括边框1、透光片2和车标安装座3,车标安装座3位于配光镜的中部位置,透光片2的上下两侧为细窄的边框1。其中,车标安装座3中间留有供车标镶嵌的空间。见附图3,边框1的背面设有卡条4,卡条4顺边框1的轮廓设置,通过卡条4可将配光镜安装于汽车尾部。配光镜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边框1部分为深色材料,透光片2部分为透明材料,因此配光镜的成型通过双色模来完成。
传统上,双色模包括第一成型模腔和第二成型模腔,两种不同材料分步从两浇口11注入成型。第一种材料从第一浇口注入成型后,模具旋转180°,第二种材料再从第二浇口注入完成最后成型。
现有一种用于成型上述配光镜的第二成型模腔结构,其材料从浇口注入后通过直流道通入模腔中,完成产品成型。此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成品的成型,但是由于流道中经常会有材料残留,当进行第二次注塑时,残留材料和新注入材料温度不一,流动性不一,会大大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注塑结构,其产品成型质量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贯穿式后尾灯配光镜注塑结构,包括模仁、模腔、顶出机构以及驱动顶出机构运动的推板,所述模仁上设有与模腔连通的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包括主流道和分流道,所述分流道的一端设有入料口,另一端设有浇口,所述分流道呈U型设置,所述浇口开设于U型分流道一边的侧面,所述分流道位于浇口的一端设有第一延伸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熔融塑胶从主流道经入料口流入分流道,再通过浇口注入模腔中;此处,U型设置的分流道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熔融塑胶对浇口的直接冲击力,且浇口开于分流道侧面,进一步防止熔融塑胶对浇口的直接冲击;同时,熔融塑胶经U型流动能减少塑胶内的气泡现象,提高注塑质量;另外,当进行二次注塑时,第一延伸部可以用于暂时容纳之前的冷料,降低冷料直接与新料一起进入浇口的可能性,使材料温度统一,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分流道位于入料口的一端设有第二延伸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熔融塑胶向分流道注入时,第二延伸部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瞬间压力过大,从而保证塑胶流动的平稳性,提高产品的注塑质量。
优选的,所述分流道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设置,梯形横截面上底朝上,所述浇口位于分流道上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梯形横截面可以增加塑胶的流动性,同时在塑胶流动时有向上推动的趋势,保证浇口处塑胶充盈,注塑连续密实,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优选的,所述浇口呈扁平状,所述浇口靠近模腔的一端呈扩口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浇口截面宽而扁,能有效地消除浇口的缺陷,增加物料流速,同时扩口的设计使浇口两端有较大的压差,有效降低熔融塑料的表面粘度,使冲模更加容易,从而提高产品成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宇亚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宇亚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7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抗震功能的旅行箱万向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气浮浮渣收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