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及其辅助贴附治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8628.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B29C63/02;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徐颖超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 模组 遮光 胶带 及其 辅助 贴附治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及其辅助贴附治具装置,具体的,所述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为条形的离型膜制成;且沿长度方向,所述基层的一侧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另一侧边缘设有承载区;遮光胶区,所述遮光胶区呈条形,为涂覆于所述基层的承载区上的遮光胶。通过设置上述遮光胶带以及配套的辅助贴附治具装置,使得遮光胶带的贴附时可通过辅助贴附治具装置进行定位,贴附精度高,同时贴附操作方便,贴附效率高,进而使得遮光胶带的浪费少、贴附稳定性和一致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及其辅助贴附治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模组屏幕占比越来越大,手机上的IR(红外线,Infrared Ray)孔、摄像孔等感应孔离背光源也越来越近。在手机结构中,离背光源越近,IR孔、摄像孔等感应孔越容易漏光,且一旦背光源漏光,将会影响IR孔、摄像孔等的感应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模组的特定区域贴遮光胶。一般的,遮光胶贴在模组侧面,从CTP(Capacitive Touch Panel,电容式触摸屏)表面到背光处,以防止液晶模组边缘漏光,影响IR孔、摄像孔等感应孔的判定。
中国专利文献CN207318766U中公开了一种辅助导光板贴附遮光胶带的治具,技术方案包括定位部,用于对多个待加工导光板进行定位;锁紧部,平行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部的一侧,用于将多个所述待加工导光板压靠在所述定位部上;按压部,用于将贴附在多个待加工导光板侧边的遮光胶带进行按压;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板以及位于第一定位板至少一侧且垂直于第一定位板的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与所述锁紧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定位板用于限定多个所述待加工导光板在第一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锁紧部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但是上述辅助导光板贴附遮光胶带的治具存在如下问题:上述装置的结构仅用于压紧遮光胶带,并未公开遮光胶带的贴附方式,鉴于现有的遮光胶带是软的,液晶模组的边缘位置也较小,因此粘贴作业时不好对位;此外遮光胶带对贴附的精度又有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在±0.2mm以内,如果超过这个公差会影响外壳组装,且有漏光的风险,而根据mark线手工贴附很难达到精度,因此导致贴附精度较低,作业效率慢,返工频率高,严重浪费工时和材料。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及其辅助贴附治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及其辅助贴附治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晶模组遮光胶带的贴附方式作业效率慢、返工频率高、严重浪费工时和材料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模组遮光胶带,包括:基层,所述基层为条形的离型膜制成;且沿长度方向,所述基层的一侧边缘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另一侧边缘设有承载区;遮光胶区,所述遮光胶区呈条形,为涂覆于所述基层的承载区上的遮光胶。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模组遮光胶带的辅助贴附治具装置,适于辅助上述液晶模组遮光胶带贴附,包括:定位底座,所述定位底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腔,所述限位腔呈矩形,且周沿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限位腔适于放置液晶模组;贴附单元,所述贴附单元滑动安装在所述定位底座上,适于朝向所述限位腔的开口滑动;所述贴附单元具有一个吸附平面,所述吸附平面垂直于滑动方向;所述吸附平面设有定位销和抽气孔,所述定位销适于插入所述遮光胶带的定位孔,定位所述遮光胶带;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与所述抽气孔连接,适于吸附所述遮光胶带。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的辅助贴附治具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和滑块,所述导轨安装在所述定位底座上,并垂直于所述限位腔的开口;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贴附单元安装在所述滑块上。
如上所述的液晶模组的遮光胶带的辅助贴附治具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定位底座的上表面布设有多个凸缘,多个所述凸缘呈U型排列,适于形成所述限位腔,U型的开口端为所述限位腔的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晨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86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传输的USB连接器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听觉体验好的音乐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