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高效热源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9105.4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2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杨波;潘军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10 | 分类号: | F28C1/10;F28F2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3125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高效 热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高效热源塔,包括塔座、塔身和塔顶,塔身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喷淋器的进液管,还包括进液管支撑装置,进液管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固定于塔身上,进液管穿过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板设于第一螺纹杆上,进液管穿过支撑板,单根第一螺纹杆设有两个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分别拧紧在支撑板的两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管支撑装置对进液管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根据进液管伸出塔身的长度,调整对进液管的支撑位置,增加进液管的稳定性,起到对进液管进行减震和减噪效果,而且可对伸出塔身的进液管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伸出塔身的进液管出现结构损坏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高效热源塔。
背景技术
热源塔是使工作介质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为热源塔热泵主机提供冷热源的设备。
夏季,热源塔作为冷源塔,是直接蒸发冷却设备。冷源塔利用高焓值循环水在换热层表面形成水膜直接与低焓值空气充分接触,高焓值的水膜表面水蒸汽分压力高于低焓值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形成的压力差成为水蒸发的动力。水蒸发使得循环水温度降低,趋近于空气的湿球温度,为水环制冷空调提供了温度较低的冷源。
冬季,热源塔是直接采集室外低品位能的设备。热源塔利用低焓值盐类循环溶液在换热层表面形成液膜直接与焓值较高的湿冷空气充分接触,把冷量传给空气。这种接触传热使得循环工作液体的温度趋近于室外空气湿球温度,从而为水环热泵空调提供了稳定的热源来源。
中国专利于2006.6.12公开了名称为热源塔(申请号:CN200620073647.8)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利用低于冰点载体介质,提取低温位能,能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使介质的温度上升到环境温度,再进入热交换设备中释放热量。能保证介质在流经该层时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塔顶的溶液吸收器,能吸收介质中挥发、雾化的防冻液。上述热源塔结合热泵机组能实现高效率、低能耗制热。但是喷淋器在喷淋过程中,进液管在进液过程中易出现震动现象,产生噪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低温高效热源塔,对进液管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根据进液管伸出塔身的长度,调整对进液管的支撑位置,增加进液管的稳定性,起到对进液管进行减震和减噪效果,而且可对伸出塔身的进液管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伸出塔身的进液管出现结构损坏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温高效热源塔,包括塔座、塔身和塔顶,塔身的上部设有用于连接喷淋器的进液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支撑装置,进液管支撑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支撑板,固定板固定于塔身上,进液管穿过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螺纹杆,支撑板设于第一螺纹杆上,进液管穿过支撑板,单根第一螺纹杆设有两个第一螺母,两个第一螺母分别拧紧在支撑板的两侧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液管支撑装置对进液管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可根据进液管伸出塔身的长度,调整对进液管的支撑位置,增加进液管的稳定性,起到对进液管进行减震和减噪效果,而且可对伸出塔身的进液管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伸出塔身的进液管出现结构损坏现象。
进一步,固定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塔身上,实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于塔身上,方便后期对固定板的更换。
进一步,固定板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一耳板,第一螺纹杆焊接在第一耳板上,支撑板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耳板,第二耳板和第一耳板相对应设置,第一螺纹杆穿过第二耳板,处于同一根第一螺纹杆上的两个第一螺母分别拧紧在第二耳板的两侧上。通过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的设置,可将第一螺纹杆向外侧设置,使得第一螺母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
进一步,支撑板的外侧焊接有导向套,导向套套设于进液管上,增加支撑板对进液管的支撑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富士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