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69310.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9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花;龚乐琴;谭萍娟;尚瑞瑞;李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刘强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康复训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它包括一条主带以及一条副带,主带及副带均包括训练拉力带以及固定束带;训练拉力带呈带状,且训练拉力带中间形成一支撑区;固定束带设置于所述支撑区上,固定束带包括呈带环状的环绕部分,环绕部分一端的外侧面设有毛面魔术贴,环绕部分另一端的内侧面设有勾面魔术贴;固定束带放置于患者的足部或大脚趾处,固定束带上的环绕部分能够卷绕固定于足部或大脚趾。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该复合康复训练带能够有效锻炼到踝关节、跟腱、足趾、拇长伸肌等关节和肌肉,使患者能够主动进行康复锻炼,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患者关节僵硬及跟腱、拇长伸肌挛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理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足踝骨折术后患者来说,主要依靠人工被动运动或者依靠矫形器等进行康复锻炼。然而,术后患者需要专门的医疗人员陪同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且由于医院康复室场地的限制,大多数的患者不能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在临床工作中,若能够借助辅助工具使患者主动作康复锻炼,这样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还能分担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有效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患者能够主动进行康复锻炼,进而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期主动功能锻炼,能够有效锻炼到踝关节、跟腱、足趾、拇长伸肌等关节和肌肉的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复合康复训练带,它包括一条主带以及一条副带,所述主带及副带均包括训练拉力带以及固定束带;所述训练拉力带呈带状,且训练拉力带中间形成一支撑区;所述固定束带设置于所述支撑区上,固定束带包括呈带环状的环绕部分,所述环绕部分一端的外侧面设有毛面魔术贴,环绕部分另一端的内侧面设有勾面魔术贴,且该勾面魔术贴向外延伸;固定束带放置于患者的足部或大脚趾处,固定束带上的环绕部分能够卷绕固定于足部或大脚趾。
上述结构中,所述环绕部分为双层布带结构,该环绕部分内有硅胶或PVC内层。
上述结构中,所述主带训练拉力带的长度为246cm、宽度为6cm。
上述结构中,所述主带固定束带的长度为26cm、宽度为6cm
上述结构中,所述副带训练拉力带的长度为228cm、宽度为2.5cm。
上述结构中,所述副带固定束带的长度为8cm、宽度为2.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该复合康复训练带能够有效锻炼到踝关节、跟腱、足趾、拇长伸肌等关节和肌肉,使患者能够主动进行康复锻炼,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患者关节僵硬及跟腱、拇长伸肌挛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带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带的训练拉力带及固定束带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副带的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主带1、副带2、训练拉力带11、支撑区111、固定束带12、环绕部分121、毛面魔术贴122、勾面魔术贴123。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未经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69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防灭火弹抛投机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多孔结构牙种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