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及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1836.2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6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义;曹永超;王兆宇;路歌;曲烨瑛;马恺;胡锦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A01G9/02;A01G27/06;E03B3/02;A01G13/00;A01C2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赵贵春 |
地址: | 07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地 循环 单元 海绵 城市 绿色 屋顶 系统 | ||
1.一种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结构(100),所述承载结构(1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底部开设有若干通口(101);以及
蓄水结构(200),所述蓄水结构(200)为中空结构,其顶端开设有通往其内部空腔的开口,所述承载结构(100)下部由蓄水结构(200)顶端的开口插入;以及
水循环结构(300),在所述蓄水结构(200)底部设置有水循环结构(300);
在所述承载结构(100)外表面上设置有铰接件(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包括:
入水循环口(301);及
出水循环口(302);
所述入水循环口(301)设置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下部,且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底部具有一定距离;
所述出水循环口(302)与入水循环口(301)对称设置于所述水循环结构(300)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循环单元还包括:引水单元(400),所述引水单元(400)一端设置于所述承载结构(100)内,另一端贯穿通口(10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地循环单元还包括:入水管道(401),所述入水管道(401)与承载结构(100)上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结构(200)底部还设置有除杂单元(201)。
6.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的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绿地循环单元,相邻的所述绿地循环单元通过铰接件(102)铰接,相邻的所述绿地循环单元的蓄水结构(200)通过管道相连通;以及
循环蓄水箱,所述循环蓄水箱与所述绿地循环单元的蓄水结构(200)通过管道连通,在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泵;
所述循环蓄水箱内对称的设置有第一挡板(510),所述第一挡板(510)一端与所述循环蓄水箱内壁固定连接,其另一端朝向所述循环蓄水箱底部设置;
所述循环蓄水箱内底部设置有第二挡板结构(520),所述第二挡板结构(520)横截面为倒V型,所述第二挡板结构(520)设置于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挡板(510)的对称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药箱,所述加药箱与循环蓄水箱管道连通,在管道上还设置有加药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海绵城市绿色屋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蓄水箱还与水源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未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183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缓冲活塞式执行机构
- 下一篇:防火防静电球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