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厚壁光导后位置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3108.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8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吴超寅;李雷;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3/235 | 分类号: | F21S43/235;F21S43/50;F21W103/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郑明辉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壁光导后 位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厚壁光导后位置灯,包括壳体、反射镜(1)和LED组件,反射镜(1)和LED组件固设在壳体上;所述后位置灯还包括第一厚壁光导(3)和第二厚壁光导(4),均固设在壳体上并依次设置在反射镜的外侧;第一厚壁光导的入光口(31)与LED组件的光源(21)相对,第一厚壁光导的内表面上设置齿形花纹(32);第二厚壁光导的外表面上设有皮纹,第二厚壁光导为异形形状;所述入光口的外侧设置有装饰框(5)。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光利用效率,提升了透光均匀效果,有效消除亮斑,并能节省空间、满足不同车型造型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后位置灯,特别涉及一种厚壁光导后位置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后位置灯不仅为整车提供行车和示廓指示功能,也是重要的外饰件,其外观造型、紧凑程度和发光面积等特征也变得日益重要。目前,后位置灯中通常采用LED组件,LED组件包括LED光源和线路板,LED光源固定在线路板上,线路板固设在后位置灯的壳体上。厚壁光导作为一种把LED光源发出的光从线路板上导向前面板或者需要发光位置的结构件,具有优良的导光性能和光学设计自由度,常和LED组件结合在一起应用于车灯结构中。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6439737U公开了一种乘用车用LED异形厚壁光导后位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反射镜、异形厚壁光导和LED组件,异形厚壁光导与反射镜相邻配置在壳体上,反射镜上设置有齿形花纹。该后位灯存在如下不足:1)齿形花纹设置在反射镜上,光利用效率较低;2)异形厚壁光导为透明零件,未作表面处理,LED光源点亮后能看到齿形花纹,影响透光均匀度;3)异形厚壁光导的两侧设置入光处,入光处设置LED光源,由于LED颗粒自身发光角度较小,一般为60°,且入光处视表面无遮挡,LED光源发光集中则会在入光处的附近区域造成亮斑,导致视觉效果变差。另外,该后位灯所采用的单厚壁光导结构只能适用于较简单的造型结构,而车灯结构日趋复杂,客户对点亮效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单厚壁光导结构已很难满足当前的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厚壁光导后位置灯,该厚壁光导后位置灯在第一厚壁光导的内表面上设置齿形花纹,在第二厚壁光导的外表面上作皮纹处理,并对第一厚壁光导的入光口增加了装饰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厚壁光导后位置灯,包括壳体、反射镜和LED组件,反射镜和LED组件固设在壳体上;
所述后位置灯还包括第一厚壁光导和第二厚壁光导,均固设在壳体上并依次设置在反射镜的外侧;第一厚壁光导的入光口与LED组件的光源相对,第一厚壁光导的内表面上设置齿形花纹;第二厚壁光导的外表面上设有皮纹,第二厚壁光导为异形形状。
所述第一厚壁光导的壁厚为5mm;所述齿形花纹的齿距为2.8mm,齿高为0.1mm;所述第二厚壁光导的壁厚最小为3mm。
所述入光口的外侧设置有装饰框,装饰框的边沿与入光口的垂直距离不小于40mm。
所述入光口与LED组件的光源的垂直距离为0.5mm。
本实用新型厚壁光导后位置灯通过在第一厚壁光导的内表面上设置齿形花纹,替代了现有技术中设置在反射镜上的齿形花纹,有效提高了光利用效率;在第二厚壁光导的外表面上增加了皮纹处理,避免了在LED光源点亮后直接看到齿形花纹,使得光线在通过厚壁光导后显现出来的效果更为均匀;装饰框能遮挡入光口的附近区域,起到消除亮斑的作用,改善了视觉效果。另外,第一厚壁光导用于引导LED光源的光线路径并改进了光利用效率,第二厚壁光导提升透光均匀效果且其异形形状可根据车型造型要求来设计,这样的厚壁光导组合式结构,既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并保证点亮效果,又能节省空间并能灵活应用于各种车型的后位置灯造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3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MT贴片多角度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气流干燥设备的对撞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