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6741.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67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兴裕针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3/14 | 分类号: | D06H3/14;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王学芝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成衣 印染 残留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包括有第一传输机、检针通道、第二传输机、加热通道、第三传输机和甲醛检测通道,第一传输机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机的入料端连接,第二传输机的出料端与第三传输机的入料端连接,检针通道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机的工作面正上方,加热通道固定安装在检针通道的工作面正上方,第三传输机固定安装在甲醛检测通道的工作面正上方;该设备能够同时检测成衣上残留的断针和甲醛,并且检测环境为开放式环境,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针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检针器广泛适用于出口服装、针织品、床上用品、羽绒制品、皮革鞋帽、长毛绒玩具,以及食品、医学等行业,检测在生产过程中残留在物品中的断针、大头针、小铁屑等遗留物,避免这些尖锐金属硬物伤害到消费者的身体。
七十年代日本国曾经发生过一起纺织品断针残留致使儿童受伤致死事件,因此日本立法《检针法》明令所有纺织品以及与人体皮肤接触的所有穿戴物品进入零售环节前必须进行尖锐金属异物检测。由于检针法的出发点起因是因断针引起的,故此法对断针特别重视,对铜铝等非铁磁性金属饰品不列入断针检测范围。
因此这些服装产品在包装之前一定要经过检针机的断针检测流程。因为生产厂商在生产服装、运动鞋、毛绒玩具、毛巾、被子、帽子等所有与人体亲密接触的产品时,都会出现断针及其他铁屑混入成品生产流通环节。
目前涂料印花生产中,大都使用自交联的黏合剂。这类黏合剂在合成时均有一定量的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活性单体。这种单体可以自交联并与棉纤维的羟基交联,同时释放出一定量的甲醛。制备这种活性单体时,丙烯酰胺与甲醛缩合得到的N-羟甲基化合物为半缩醛。它本身不稳定,会发生分解,所以制备该活性单体时甲醛必须过量,这样造成这类黏合剂残留一定量的游离甲醛,印花后衣服上也就会有少量甲醛。
所以目前的成衣均可能残留有断针和甲醛,出于效率上的考虑,需要一种检针机,在检针的同时还能测量成衣的甲醛残余量。
中国专利CN102735717B公开了一种测量织物甲醛含量的方法,其中包括步骤S1、密闭容器接收织物表面散发的甲醛,同时甲醛响应模块吸收并消耗所述密闭容器内的甲醛; S2、所述甲醛响应模块将所述密闭容器内的甲醛浓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S3、根据所述电信号和转化数据库将所述电信号转化为所述织物的甲醛含量。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测量织物甲醛含量的系统,本发明的测量织物甲醛含量的方法和系统不采用光学的方法,测试时间短、测试方法简单、不需使用任何消耗品或试剂进行测量,避免的原有的测量织物甲醛含量的方法和系统都是采用光学的方法,费时、不方便、成本较高的缺陷。
该专利及相近的设备、方法均需要在密闭容器内测量衣物的甲醛含量,密闭容器的开闭与衣物的置入、取出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也就意味着这类方法不适用于连续检测,也难以用于检针机上,所以市场上尚未有能够检测成衣甲醛含量的检针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该设备能够同时检测成衣上残留的断针和甲醛,并且检测环境为开放式环境,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包括有第一传输机、检针通道、第二传输机、加热通道、第三传输机和甲醛检测通道,第一传输机的出料端与第二传输机的入料端连接,第二传输机的出料端与第三传输机的入料端连接,检针通道固定安装在第一传输机的工作面正上方,加热通道固定安装在检针通道的工作面正上方,第三传输机固定安装在甲醛检测通道的工作面正上方。
作为一种用于成衣检针和印染残留检测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加热通道包括有罩盖在第二传输机工作面正上方的第一罩盖,第一罩盖内部设置有多个电热棒,电热棒沿着第二传输机的工作方向等距离排列在第二传输机工作面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兴裕针织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兴裕针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67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