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避开有胶处的顶针加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6775.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6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祁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智源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开 有胶处 顶针 加工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避开有胶处的顶针加工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有方铁,所述方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后模仁,所述后模仁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铁芯,所述铁芯的表面设置有塑胶产品,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外置升缩装置,且外置升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针本体的顶部和铁芯底部弧形的中心处接触,起到了避开产品有胶处的效果,且顶针本体均匀分布在铁芯的底部,达到了产品受力均匀的效果,实现了出模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顶针加工模具存在顶出效果不佳的问题,保障了产品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针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避开有胶处的顶针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加工是指成型和制坯工具的加工,此外还包括剪切模和模切模具,通常情况下,模具有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将钢板放置在上下模之间,在压力机的作用下实现材料的成型,在模具的加工中,需要顶针顶处铁芯,以方便加工人员拿取产品,目前,现有的顶针加工模具存在顶出效果不佳的缺陷,无法避开产品的有胶处,导致出模的产品质量欠佳,从而影响了产品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开有胶处的顶针加工模具,具备对产品顶出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顶针加工模具存在顶出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开有胶处的顶针加工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通过定位销固定连接有方铁,所述方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后模仁,所述后模仁顶部的中心处嵌设有铁芯,所述铁芯的表面设置有塑胶产品。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外置升缩装置,且外置升缩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针固定板,所述第一顶针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顶针固定板,所述第二顶针固定板的内腔设置有顶针本体,所述第二顶针固定板的内腔开设有与顶针本体配合使用的放置孔,所述顶针本体的顶部依次贯穿防护板和后模仁且与铁芯的底部接触。
优选的,所述铁芯的数量为四个,且多个铁芯均匀分布在后模仁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顶针本体的数量为六个,且多个顶针本体呈环形均匀与铁芯底部弧形的中心处接触,所述顶针本体避开塑胶产品的有胶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针本体的顶部和铁芯底部弧形的中心处接触,起到了避开产品有胶处的效果,且顶针本体均匀分布在铁芯的底部,达到了产品受力均匀的效果,实现了出模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顶针加工模具存在顶出效果不佳的问题,保障了产品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放置孔,有利于对顶针本体的放置,提高了加工人员更换顶针的效率,通过设置外置升缩装置,达到了上升和下降的效果,外置升缩装置采用模具加工的常规技术,通过设置铁芯的数量为四个,提高了产品出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模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芯和顶针本体的配合使用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芯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铁芯的仰视图。
图中:1底板、2方铁、3防护板、4后模仁、5铁芯、6塑胶产品、7第一顶针固定板、8第二顶针固定板、9顶针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智源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智源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67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顶坏产品顶弯顶针的加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方便对顶针加工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