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的一体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8823.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戴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2 | 分类号: | B62K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车 前叉 以及 体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的一体式结构,包括一体式前上叉、两条第二内脚管以及两组勾爪组件,两条第二内脚管穿设在第二前叉外脚内且其与第二前叉外脚内管形成避震结构;两组勾爪组件分别安装在两条第二内脚管下端,两组勾爪组件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将两组勾爪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自行车避震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三个零件由原来分体式组装结构设计成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三个零件一体模具成型,并在前叉外脚管下端设置勾爪组件以便安装。一体式前上叉结构与第二内脚管形成避震结构,本实用新型提高安装效率,倒冲下的避震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的一体式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图1是传统的第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该第一种自行车前叉结构包括由第一竖管1、第一肩盖2、第一内脚管3以及第一外脚管4组立配合的组装体,所述第一竖管1插接于所述第一肩盖2上端中部,所述第一肩盖2两端通过螺丝连接2条第一内脚管3,所述2条第一内脚管3穿设在第一外脚管4上。其中,第一竖管1、第一肩盖2与第一内脚管3组成的前上叉结构,在骑行时,前上叉向下受力,第一内脚管3在第一外脚管4内运动形成避震动作。
如图2所示,图2是传统的第二种自行车前叉结构,该第二种自行车前叉结构为传统型倒冲结构,其包括由第一竖管1、第一肩盖2、第一内脚管3以及第一外脚管4组立配合的组装体,所述第一竖管1插接于所述第一肩盖2上端中部,所述第一肩盖2两端通过螺丝连接2条第一外脚管4,所述2条第一外脚管4的管体内套设有2条第一内脚管3,第一外脚管4与第一内脚管3为分体式结构,两者通过组立压入配合,第一内脚管3在下方,2条第一内脚管3之间连接有轴。其中,第一竖管1、第一肩盖2以及第一外脚管4形成前上叉结构,在骑行时,前上叉向下受力,2条第一内脚管3为下叉,下叉向上运动形成避震效果。
以上两种现有技术中的自行车前叉结构需要分段加工,后续需要每个零件配合组装,工序繁多,组装效率低,公差配合和组装工艺不到位,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的一体式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自行车前叉外脚、肩盖以及竖管的一体式结构,包括:
一体式前上叉,该一体式前上叉由第二前叉外脚、第二肩盖以及第二竖管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使所述第二竖管固接于所述第二肩盖的上端中部,使所述第二肩盖的两端下端固接两条平行的第二前叉外脚;
两条第二内脚管,穿设在所述第二前叉外脚内且其与所述第二前叉外脚内管形成避震结构;
两组勾爪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两条第二内脚管下端,所述两组勾爪组件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将所述两组勾爪组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竖管包括直管和锥管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式前上叉所采用的材料包括铝镁合金、碳纤维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勾爪组件包括勾爪固定套以及轴接在所述勾爪固定套上的勾爪,所述勾爪能够沿轴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前叉外脚管内的弹簧,所述第二内脚管顶在所述弹簧上。
进一步的,所述避震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前叉外脚管内的空包,所述第二内脚管顶在所述空包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笠智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88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旋转门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具生产去毛刺用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