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确控制放线的声波透射法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9149.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42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佳;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一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控制 放线 声波 透射 探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确控制放线的声波透射法探测装置,涉及基桩探测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声波透射装置在对基桩径向进行探测的时候,需要将两个探头同时升降,然而由于人工手动放线,不易实现同步升降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灌注桩、三根声测管、两个探头、吊装线和检测仪;吊装线两侧分别设置有抵接辊,抵接辊设置有驱动轴,抵接辊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架,抵接辊与支撑架转动连接,驱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两个抵接辊的转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转动齿轮另一侧啮合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内插设有驱动件,驱动件连接有控制器。达到了通过机械控制,可以实现对放线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探头同时升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桩探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精确控制放线的声波透射法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声波透射法指在预埋声测管之间发射并接收声波,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介质中传播的声时、频率和波幅衰减等声学参数的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方法。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1776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声波透射法基桩完整性检测装置,属于基桩声波测试技术领域,通过在电缆端设置至少两个串联的径向换能器,实现了一个剖面的一次全高程提升测试过程可以同时完成多个方向的测线测试。简化了测试程序,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更有利于缺陷部位的空间定位,可广泛应用于基桩完整性的透射法检测。
但是,现有的声波透射装置在对基桩径向进行探测的时候,需要将两个探头同时升降,然而现在的声波透射装置往往由人工手动放线,不易实现同步升降,故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控制放线的声波透射法探测装置,其具有通过机械控制,可以实现对放线进行精确控制,从而可以实现两个探头同时升降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确控制放线的声波透射法探测装置,包括灌注桩、三根声测管、两个探头、吊装线和检测仪,所述声测管分别预埋在灌注桩中,所述吊装线一端连接在探头上,另一端连接在检测仪上,两个所述探头插设在任意两根声测管中;所述吊装线两侧分别设置有抵接辊,所述抵接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抵接辊外侧壁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抵接辊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轴上设置有转动齿轮,两个所述抵接辊的转动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所述转动齿轮另一侧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内插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连接有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驱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转动齿轮转动,转动齿轮带动抵接辊转动,由于吊装线被抵接在抵接辊之间,因而也会随着抵接辊转动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吊装线下放的精确控制。通过控制器对两个驱动件同时驱动,可以实现两个探头的同时移动,从而实现两个探头的同步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优选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壁设置有驱动键,所述驱动齿轮位于驱动键处设置有驱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步进电机的设置便于对驱动齿轮的转动角度进行精确的控制,从而能够实现对驱动齿轮的进一步精细化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抵接辊位于吊装线处设置有让位环槽,所述吊装线过盈配合地插设在两个让位环槽中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环槽的设置便于为吊装线让出位置,从而增大抵接辊与吊装线的接触面积,更便于抵接辊驱动吊装线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让位环槽内侧壁设置有保护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橡胶垫的设置在吊装线与让位环槽之间增加了一层保护层,从而通过保护橡胶垫形变对吊装线进行保护。同时橡胶的静摩擦系数较大,增大了吊装线与让位环槽之间的摩擦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橡胶垫表面设置有防滑凸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一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一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91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