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79440.2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44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雅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森威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退扭式 复合 光纤 缠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防护顶架、牵引轮、牵引轮挡板、转动连接块、支撑脚、侧板、防护支架,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在牵引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进行转动,与齿块相配合,推动齿块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由于扭簧转块的作用会封闭起来,让齿块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使设备在停止缠绕后,能够自动回转一段距离,避免转动轮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继续转动一段距离,将收纳好的电缆掉落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属于电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缠绕装置是为大型移动设备提供动力电源、控制电源或控制信号的电缆卷绕装置,它广泛应用于港口门座起重机、集装箱起重机、装船机、塔式起重机等类似工况的重型机械设备,但是现有技术的仍存在以下缺陷:
电缆缠绕机在进行转动收纳的时候,由于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轮在设备停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还会向前转动段距离,导致转动轮上的电缆掉落下来,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装回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电缆缠绕机在进行转动收纳的时候,由于受转动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轮在设备停止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往往还会向前转动段距离,导致转动轮上的电缆掉落下来,需要工作人员重新装回较为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退扭式复合光纤缠绕装置,其结构包括顶块、防护顶架、牵引轮、牵引轮挡板、转动连接块、支撑脚、侧板、防护支架,所述顶块的底端与防护顶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牵引轮与牵引轮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转动连接块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的前端,所述支撑脚位于侧板的正下方,所述侧板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块包括推气杆、牵引轮转轴连接杆、水平拉杆、卡块、导向板、齿块、小通气口、挡板、扭簧转块、推气槽、外壳,所述推气杆水平嵌入在推气槽的右端中部,所述牵引轮转轴连接杆位于外壳的中心,所述水平拉杆与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向板的上下两端与外壳内的上下两端相焊接,所述齿块的顶端与牵引轮转轴连接杆的底端相啮合,所述小通气口与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扭簧转块嵌入安装在挡板上,所述推气槽的左端与外壳内的左端相焊接,所述外壳嵌入安装在牵引轮挡板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顶架的底端与防护支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顶块位于防护支架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的顶端与防护支架的底端相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轮嵌入安装在防护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连接块位于侧板的右方。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为长方体板块结构,其上设有一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缆自动缠绕装置,通过将电缆缠绕在牵引轮上,使设备带动牵引轮进行转动,对电缆进行收纳缠绕,在牵引轮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外壳内的牵引轮转轴连接杆进行转动,与齿块相配合,推动齿块向左平移,从而推动推气杆在推气槽上进行水平滑动,推开挡板将多余的气体排出,在转动轮停止转动后,齿块由于弹簧弹力作用,会向右移动进行回位,同时挡板由于扭簧转块的作用会封闭起来,只剩下一个小通气口作为进气口,从而减缓了齿块回位的速度,让齿块缓缓带动转动轮转动一段距离,使原本掉落出来的电缆重新回位,通过改进设备的结构,使设备在停止缠绕后,能够自动回转一段距离,避免转动轮受离心力惯性的影响,继续转动一段距离,将收纳好的电缆掉落出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森威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安森威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79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