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174.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蔡雨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杠 总成 支撑 组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被配置为与前端框架固定连接,第二固定部被配置为与前保险杠总成固定连接,两个支架被配置为沿车身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前端框架和前保险杠总成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通过设置两个支架,能够适用于车身宽度较大的车型,且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车身轻量化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通过应用上述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生产成本低,且能够满足车身轻量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外观精良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前保险杠作为汽车重要外观零件,其与周边零件的匹配情况直接影响车辆外观感知质量。尤其是前保险杠总成(包含散热器格栅)与发动机罩采用对接匹配关系时,此处间隙阶差的控制尤为重要。
现有的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通常采用保险杠中支架,该方案对于车身宽度较小的车型适用,对于车身宽度较大的车型会存在支撑不足、前段零件下沉的问题。此外,现有的保险杠中支架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且容易加重整车重量。
因此,亟待需要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适用于车身宽度较大的车型,且占用空间小,生产成本低,能够满足车身轻量化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通过应用上述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生产成本低,且能够满足车身轻量化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所述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被配置为与前端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被配置为与前保险杠总成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架被配置为沿车身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前保险杠总成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一固定孔处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周侧围设有加强护板,所述加强护板包括第一护板,所述第一护板为圆筒形,所述第一护板围设在所述第一固定孔的周侧。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护板还包括第二护板和加强筋,所述第二护板围设在所述第一护板的周侧,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护板和所述第二护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长腰型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前保险杠总成和所述支架在所述第二固定孔处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一种车辆,包括前端框架、前保险杠总成和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所述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前端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前保险杠总成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架沿车身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前端框架和所述前保险杠总成上。
进一步地,所述前端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沿所述车身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前端框架上,所述支架能够包覆在所述安装架上且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1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热可塑性聚氨酯薄膜自动化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通信终端全自动装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