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损型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0528.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8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利明;郑建军;谭晓蒙;房文轩;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01002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复合 绝缘子 护套 厚度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损型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定位杆和螺杆,所述定位杆和螺杆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板一和夹板二。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结局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被检测绝缘层在工作台上难以进行定轴转动实现多角度测量,致使检测绝缘层容易脱离出显微镜的视野之外,重新放置在视野之内费时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套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型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对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的几何参数有明确的标准,并给出了最低限和最高限,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此标准来指导电缆和光缆的工业化生产,以保证安全。电缆绝缘层厚度低于国家标准最低限可导致绝缘参数达不到要求,引起火灾等恶性安全事故,电缆和光缆护套厚度低于国家标准最低限会致使保护失去作用,从而导致电缆或光缆损坏。反之,如果电缆或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厚度超过国家标准最高限,会造成材料浪费,企业生产利润下降,同时也会影响电缆或光缆性能,甚至也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目前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游标卡尺或千分尺等工具手工进行测量、基于机械投影仪人工测量、读数显微镜人工测量或基于扫描仪数字图像采集的计算机测量。这些方法存在精密度低,误差大,测量速度慢,受力情况下容易发生变形或损坏的样品不适用等缺点;为此人们提出一种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如中国专利CN102141381B所公开的一种影像式喷丝板自动检测仪,它以三轴CNC移动工作台为主体,配备显微镜、CCD、照明系统、电气控制卡和个人计算机。三轴工作台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由电气控制卡驱动,实现程序控制。个人计算机配备图像采集卡,接收由显微镜和CCD所构成光学成像系统捕获的工件图像。个人计算机中配备了一种切片自动测量模块,该模块只需操作者首先选择待检测电缆的国标型号,再启动测量,即可全自动的完成对电缆绝缘层和护套的厚度及外形尺寸的测量,并判定是否合格。电缆绝缘层和护套的厚度及外形尺寸自动测量模块中包括边缘轮廓自动提取模块、参数计算模块和合格性判定模块;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被检测绝缘层在工作台上难以进行定轴转动实现多角度测量,致使检测绝缘层容易脱离出显微镜的视野之外,重新放置在视野之内费时费力,给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损型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损型复合绝缘子护套厚度测量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向装置。
所述转向装置包括圆盘,所述圆盘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盘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框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贯穿有定位杆和螺杆,所述定位杆和螺杆的相对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夹板一和夹板二,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表面与框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表面限位转动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前后两侧分别啮合有齿条一和齿条二,所述齿条一的左端与夹板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二的右端与夹板二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底部在圆盘的上表面限位转动,所述螺杆的表面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左端与夹板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右端与框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螺接有内螺纹套。
优选的,所述框体为矩形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夹板一和夹板二的相对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两个所述防滑垫的相对侧均为弧形凹面。
优选的,所述齿条二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未经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05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材料发射筒
- 下一篇:一种垃圾分类式垃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