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2836.2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4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平隆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26 | 分类号: | B65H23/26 |
代理公司: | 苏州吴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4 | 代理人: | 任越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布面 张力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柱,所述挡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本实用新型通过马达、螺杆、螺块、活动杆、传动杆一、销轴一、传动杆二、销轴二、移动板、滑块、移动柱、电机、转柱和布匹本体的配合使用,通过移动柱带动电机向上移动,达到可以调节张力的效果,防止出现褶皱的效果,该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收卷装置都不具备对张力的调节,使布匹在收卷时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导致布匹的生产质量大大降低的问题,增强了布匹的加工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布匹在加工时需要用到收卷装置,但现有的收卷装置都不具备对张力的调节,使布匹在收卷时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导致布匹的生产质量大大降低,降低了布匹的加工效率,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具备可以调节张力,防止出现褶皱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收卷装置都不具备对张力的调节,使布匹在收卷时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导致布匹的生产质量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柱,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挡柱,所述挡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块,所述螺块的两侧均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一,所述传动杆一的底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一,所述销轴一的底部与挡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一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传动杆二,所述传动杆二的顶部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销轴二,所述销轴二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挡柱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柱,所述移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左侧贯穿至挡柱的左侧,所述转柱的表面缠绕有布匹本体。
优选的,所述马达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部与挡柱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配合螺杆使用。
优选的,所述挡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外侧滑动连接在滑槽的内腔。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与挡柱的内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型号为Y100L2-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马达、螺杆、螺块、活动杆、传动杆一、销轴一、传动杆二、销轴二、移动板、滑块、移动柱、电机、转柱和布匹本体的配合使用,通过移动柱带动电机向上移动,达到可以调节张力的效果,防止出现褶皱的效果,该可调节布面张力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收卷装置都不具备对张力的调节,使布匹在收卷时会产生一定的褶皱,导致布匹的生产质量大大降低的问题,增强了布匹的加工效率,便于使用者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平隆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平隆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28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具安装后的修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用成品面料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