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3782.1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10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海;刘立辉;陈士芳;沈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7/00 | 分类号: | F16J7/00;F16C11/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周晓萍 |
地址: | 054009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均匀 轧机 agc 活塞杆 垫片 结构 | ||
一种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包括AGC油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球面垫,还包括凹球垫片和固定环,所述凹球垫片的外廓为圆柱体,凹球垫片与球面垫接触的端面设有凹球面,凹球面与球面垫匹配贴合,凹球垫片与固定环间经一端为球面的球面螺栓连接,固定环与活塞杆端部经穿过球面垫的螺栓连接,固定环与活塞杆之间设有缓冲胶垫。本实用新型针在位于活塞杆端部的球面垫下部安装与其匹配贴合的凹球垫片,凹球垫片与球面垫弹性连接。上述结构有利于作用力均匀分布,使轴承受力趋于均衡合理,有效消除因超强轧制力作用下轴承孔局部变形的现象,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机部件,特别是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
背景技术
在热连轧精轧机组中,最为普遍使用的设备是四辊轧机,四辊轧机包括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轧钢时,工作辊辊身受到轧制力的作用,将轧制力传给支撑辊,上下支撑辊分别由两侧的轴承箱支撑,上支撑辊轴承箱由AGC油缸活塞杆支撑,液压缸底座安装在轧机机架上,轧制力最终将通过工作辊、支撑辊、支撑辊轴承箱、AGC油液缸将轧制力传给机架。如图9所示,四辊轧机10的支撑辊10-1在轧钢时受到轧制力的作用,辊体呈弯曲状态,支撑辊轴承箱也随之呈现向轧机内侧倾斜的状态,导致上支撑辊轴承箱与油缸活塞杆的受力点偏离油缸中心。为避免这一不良现象,在油缸活塞杆端部设置球面垫,以改变受力状态。这样一来,虽然轴承箱在受力倾斜后与油缸活塞杆接触受力点不再发生变化,但轴承箱上面与油缸活塞杆端面的接触成为点接触,产生的后果是:如图8所示,在长期超强轧制力作用下,活塞杆端部的球面会导致出现轴承孔局部变形区12。轴承孔局部变形的区域正好位于轴承受力位置,轴承外圈也随之变形,轴承因此容易损坏且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从而有效消除轴承孔局部受力变形,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包括AGC油缸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球面垫,还包括凹球垫片和固定环,所述凹球垫片的外廓为圆柱体,凹球垫片与球面垫接触的端面设有凹球面,凹球面与球面垫匹配贴合,凹球垫片与固定环间经一端为球面的球面螺栓连接,固定环与活塞杆端部经穿过球面垫的螺栓连接,固定环与活塞杆之间设有缓冲胶垫。
上述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所述凹球垫片的凹球面上设有十字分布的油槽,凹球垫片还设有径向油道和轴向油道,径向油道由凹球垫片的外壁向中心延伸,轴向油道入口连接径向油道,轴向油道出口连通油槽的中心。
上述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所述固定环上设有均布的螺栓孔,在螺栓孔外侧均布球面孔,球面孔由内球面部分和圆柱部分构成,内球面部分与球面螺栓的螺栓头球面匹配贴合。
上述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所述凹球垫片上分布阶梯螺栓孔,球面螺栓的平头螺母端由阶梯螺栓孔的小直径孔限位,球头螺栓的平头螺母端与阶梯螺栓孔之间设有弹性垫,弹性垫为橡胶垫或碟形弹簧。
上述受力均匀的轧机AGC油缸活塞杆端部垫片结构,所述球面垫上段设有凸起安装台,安装台与活塞杆的端部凸凹嵌装,固定环、缓冲胶垫依次套装在安装台上。
本实用新型针对在四辊轧机在长期超强轧制力作用下,活塞杆端部球面会导致轴承孔局部变形区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结构改进:在位于活塞杆端部的球面垫下部安装与其匹配贴合的凹球垫片,凹球垫片与球面垫弹性连接。上述结构有利于作用力均匀分布,使轴承受力趋于均衡合理,有效消除因超强轧制力作用下轴承孔局部变形的现象,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龙钢铁有限公司,未经德龙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37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补充烧结边缘布料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粗轧下轧辊轴承箱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