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体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3957.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士超;张伟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士超;张伟英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侯德玉 |
地址: | 25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体撑开器,涉及椎体撑开装置技术领域。一种椎体撑开器,包括导向杆、防护壳、推筒、金属丝,导向杆、推筒、防护壳由内到外依次设置,防护壳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防护壳的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安装孔和多个通孔,安装孔与导向杆配合,多个通孔沿防护壳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推筒与导向杆滑动配合,金属丝设于通孔内,金属丝的一端与推筒的一端连接,金属丝远离推筒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本实用新型无需能够重复利用,减轻患者承受的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椎体撑开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椎体撑开器。
背景技术
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的脊柱创伤,对于这类创伤,现有的手术治疗手段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系统并结合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在压缩的肢体上钻孔,将一个球囊送入椎体中心,然后给球囊充气,膨胀的球囊逐渐撑起塌陷的椎体,等到椎体外形恢复到正常椎体时,再通过该孔向椎体的空腔注入骨水泥或人工骨,骨水泥凝固后可增强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保证了复原的椎体不会被压缩,而脊柱的畸形也就被纠正了。
但是这一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中所使用到的球囊价格昂贵,超过四万人民币,在椎体撑开后,球囊需滞留在椎体内,使得球囊无法重复使用,对普通患者而言仅是器械的费用就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椎体撑开器,本实用新型能够重复利用,减轻患者承受的费用,降低医疗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椎体撑开器,包括导向杆、防护壳、推筒、金属丝,导向杆、推筒、防护壳由内到外依次设置,防护壳为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防护壳的封闭端的端面设有安装孔和多个通孔,安装孔与导向杆配合,多个通孔沿防护壳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推筒与导向杆滑动配合,金属丝设于通孔内,金属丝的一端与推筒的一端连接,金属丝远离推筒的一端与导向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与安装孔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的侧壁设有导向槽,推筒的内筒壁设有用于与导向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导向块与推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远离金属丝的一端套有橡胶手柄,橡胶手柄与导向杆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丝采用钛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推筒远离金属丝的一端套有限位环,限位环的外径大于防护壳的内径,限位环与推筒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推动推筒,使金属丝形成能够撑起压缩塌陷的椎体,在撑开椎体后,反向推动推筒,金属丝恢复原状,从椎体中退出,无需将金属丝形成的笼形结构滞留在椎体内,对本装置进行消毒清洗后,即可重复利用,减轻患者承受的费用,降低医疗成本,而且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简便。
此外,本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壳,一方面能够在不使用本装置时,防止金属丝受到外界的碰撞、挤压、磨损,延长金属丝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替换金属丝所耗费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在金属丝形成笼形结构的过程中,起到捋顺金属丝的作用,防止金属丝相互交缠、妨碍,避免金属丝不能形成笼形结构而造成手术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发生。
2、通过让导向杆与安装孔螺纹配合,能够让防护壳与导向杆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以便于对导向杆与防护壳进行拆装,操作简便。
3、通过设置导向槽和导向块,能够避免推筒在导向杆上发生转动,只能让推筒在导向杆上沿着导向杆的轴向滑动,提高了推筒移动的准确度,进而提高了手术操作的精确度。
4、通过设置橡胶手柄,比起直接手持导向杆,能够使医护人员手持本装置进行操作时更舒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士超;张伟英,未经姜士超;张伟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39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肠加工用粉碎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镁铝合金材质的加长型手把按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