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5802.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23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毛威 |
地址: | 51804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 装置 电子设备 | ||
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所述装置应用于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层,设置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下方,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中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存在间隙;光学指纹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返回的光信号。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04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9/083322、名称为“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的PCT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指纹识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光学指纹模组采集光源发出的光线在手指发生反射或透射而形成的反射光,反射光中携带手指的指纹信息,从而实现屏下指纹识别。
对于采用柔性显示屏的手机来说,当手指按压在显示屏上进行指纹检测时,由于显示屏的材料较柔软,因此手指的按压区域会下陷,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影响光学指纹模组的指纹检测性能,甚至可能造成柔性显示屏和光学指纹模组的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柔性显示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的装置,应用于具有柔性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所述装置的指纹检测区域位于所述柔性显示屏的显示区域内,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缓冲层,覆盖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
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下方,用于支撑所述柔性显示屏中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内的部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缓冲层之间存在间隙;
光学指纹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下方,用于检测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上方的手指返回的光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层通过第一胶层粘接在所述柔性显示屏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胶层为OCA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材料为TPU、PI或者PET。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方设置有一层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具有透光窗口,所述金属片的透光窗口位于所述指纹检测区域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片通过第二胶层粘贴在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胶层为OCA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件覆盖所述金属片的透光窗口,且所述支撑件的边缘固定在所述金属片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片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的中框的上表面,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中框的透光窗口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缓冲层,所述第二缓冲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表面,且位于所述金属片的透光窗口内,其中,所述第二缓冲层与所述支撑件之间存在所述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间隙为0.15毫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冲层通过第二胶层粘贴在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下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冲层的材料为TPU、PI或者PE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580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成夹具
- 下一篇:一种矿用隔爆型投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