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聚能气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6998.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8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学;袁绍峰;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鼎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22 | 分类号: | F04F5/22;F04F5/44;F04F5/5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01 | 代理人: | 吴旭强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气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聚能气泵,主要有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从左往右依次为进气口、第一锥度管、第二锥度管,所述进气口为缩紧通道,第一锥度管与第二锥度管均为扩张管,所述第一锥度管从左往右的管壁上依次设有第一负压组、第二负压组、第三负压组,各负压组中均包含两个对称设置于管壁上的负压口,各负压口均配置有对应的止回门,从左往右各负压组中的两负压口所形成的直线递进旋转60°进行错位排列。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向锥度正压扩能产生负压,结合多层纵向负压聚能,在密封箱体中均匀产生负压,可有效提升负压转化效率,其结构紧凑,体积小,耗能低,响应速度快,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生成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多层聚能气泵。
背景技术
印刷企业中的单张纸印刷设备采用飞达的吸嘴,吸嘴靠负压来完成纸张的分离工作,还有很多其他企业用的负压吸盘,都需要靠负压来吸取完成。目前行业内大部分使用都是单个的气泵来供负压,单个气泵常用的有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是油侵式气泵,其产生的负压中含有油污,会污染到产品,目前使用的很少;另外一种是干式的,这种气泵是靠炭精片与泵壁刮磨产生负压,比较洁净,目前使用的比较多。还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工厂设备比较多,采用中央负压方式,即通过大型的中央负压系统再分配到各个机台。
实际上,上述的供负压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不是很理想,都存在一定的高能耗高费用的问题。干式气泵因是靠摩擦产生的负压,日常使用时噪音比较大,发热量也比较大;炭精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损也需要进行更换,轴承在高温下旋转也比较容易损坏,寿命减少很多,需要经常更换炭精片、轴承、过滤芯等配件,维护的成本高,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也比较大;中央负压在用电上有一定的节省,但一次性投资比较大,主机加上敷设管道的费用,基本上需要上百万,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比较差,生产机台开的少同样也需要整个系统运行,而且只要有故障所有的设备都无法运行,因主机进口的居多,平时的维护成本也很高和配件的采购周期也比较久。为解决此现象,已公布的专利号CN202348796u,中公布的利用正压产生负压的技术方案,不过此方案转化率比较低,针对此情况提供一种高效率新型的气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多层聚能气泵,利用正向锥度正压扩能产生负压,结合多层纵向负压聚能,可大大提升负压转化效率,缩小设备体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聚能气泵,主要有负压发生器,所述负压发生器从左往右依次为进气口、第一锥度管、第二锥度管,所述进气口为缩紧通道,第一锥度管与第二锥度管均为扩张管,所述第一锥度管从左往右的管壁上依次设有第一负压组、第二负压组、第三负压组,各负压组中均包含两个对称设置于管壁上的负压口,各负压口均配置有对应的止回门,从左往右各负压组中的两负压口所形成的直线递进旋转60°进行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第三负压组位于第一锥度管端部。
进一步的,负压发生器的总长度不超过100mm,各负压口直径为8mm。
进一步的,第一锥度管的管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第二锥度管的管壁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上述方案中,各负压组均包裹于管壁的外表面,止回门位于负压组的外表面,负压组内部具有聚能腔用于连通负压口与止回门。
进一步的,负压发生器装配于密封箱体中,且密封箱体开设有负压输出口,密封箱体端部装设有消音器,且第二锥度管的敞口端与消音器对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配置有气动电磁阀及总压力调节阀,进气总管连接负压分管作为延伸段,负压分管与负压发生器的进气口对接。
进一步的,进气总管还连接正压分管,正压分管端部为正压输出口,正压分管配置有正压调节阀,负压分管配置有负压调节阀。
进一步的,正压分管还配置有正压压力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鼎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鼎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6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膝关节运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行李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