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的外包型结合部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7175.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8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枭;金文刚;刘玉擎;邓治国;肖瑶辉;解卫江;王思豪;孙文;张帅奇;郭向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2/00 | 分类号: | E01D2/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形钢 腹板 混凝土 底板 外包 结合部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的外包型结合部构造,包括折形钢腹板、下翼缘钢板,混凝土底板、开孔钢板、穿孔钢筋和焊钉。在所述折形钢腹板下缘垂直焊接翼缘钢板,折形钢腹板直板段和下翼缘钢板上垂直焊接横向开孔钢板,开孔钢板中贯穿纵向钢筋,折形钢腹板斜板段设置焊钉,折形钢腹板和下翼缘钢板外包混凝土,通过开孔钢板和焊钉将混凝土底板与折形钢腹板相连。该种结合部采用加劲开孔钢板,增大了纵向抗剪承载力,提高了腹板与下翼缘钢板焊缝处横向抗弯刚度,接缝处混凝土自上而下浇筑,解决了传统翼缘型结合部混凝土浇筑密实性差的问题,避免传统嵌入型和插入型结合部易渗水的问题,提高结合部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的外包型结合部构造。
背景技术
组合折腹桥梁采用折形钢腹板代替传统箱梁的混凝土腹板,利用折形钢腹板纵向刚度小的特点,能够解除传统混凝土箱梁顶底板之间的约束,减小次内力,提高预应力施加效率,减轻桥梁结构自重,近年来在国内得到积极推广。
组合折腹桥梁结构中,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板间一般采用抗剪连接件结合,其结合部为该种桥梁最关键的构造,应确保能够承担纵桥向剪力和横桥向弯矩的作用,同时保证箱梁横截面各部分构成一体承担荷载。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板结合部受到损伤后,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受力,同时也极难修复,为此应确保结合面的耐久性。
组合折腹桥梁中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间的连接方式可分为翼缘型和嵌入型。翼缘型结合部折形钢腹板下缘焊接翼缘钢板板并配置角钢、开孔板或焊钉等连接件,该种连接构造目前使用较多,但下翼缘钢板下的混凝土逆向浇筑,浇筑密实性难以保证,且连接件处于倒立状态,连接件承受一定拉拔力,受力状态较为不利。嵌入型结合部折形钢腹板下缘设置开孔,孔中贯穿钢筋,腹板直接插入混凝土底板中,施工较为简单,但钢混结合面易出现分离,折形钢腹板纵桥向贴角焊缝处易发生构造裂缝,在施工及后期维护中必须采取防水处理措施,耐久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折腹桥梁中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结合部构造,以克服传统结合部在施工工艺和耐久性方面的不足,实现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结合部施工便利,受力合理、耐久性好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折形钢腹板与混凝土底板的外包型结合部构造,包括折形钢腹板、下翼缘钢板、混凝土底板、开孔钢板、焊钉和穿孔钢筋;其中,所述折形钢腹板下缘垂直焊接下翼缘钢板,折形钢腹板直板段和下翼缘钢板上垂直焊接横向开孔钢板,开孔钢板中贯穿纵向钢筋,折形钢腹板斜板段设置焊钉,折形钢腹板和下翼缘钢板外包混凝土,通过开孔钢板和焊钉将混凝土底板与折形钢腹板相连。
所述下翼缘钢板外侧边缘线与腹板折形形状一致,内侧边缘伸入箱梁内侧一定长度。
所述混凝土底板支撑于下翼缘钢板上。
所述开孔钢板侧边垂直焊接于折形钢腹板,底边垂直焊接于下翼缘钢板。
所述开孔钢板形状可以为矩形、梯形或L形。
所述开孔钢板开孔形状可以为圆形、长孔形或槽口形,孔中均需贯穿钢筋,穿孔钢筋与底板构造钢筋相连形成整体钢筋骨架。
所述所述开孔钢板,平行设置于折形钢腹板内侧,焊接与折形钢腹板直板段,且开孔钢板上的开口位置相互对应,便于钢管横向贯穿,开孔钢板沿纵桥向数量为两块或一块,其数量根据纵向抗剪承载能力确定。
所述折形钢腹板外凸和内凹直板段开孔钢板尺寸和开孔数量不同,外凸直板段开孔钢板尺寸较大,开孔数量为4个,内凹直板段开孔钢板尺寸较小,开孔数量为2个。
所述折形钢腹板斜板段布置焊钉连接件,焊钉数量和布置根据受力和构造要求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71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