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7215.3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5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启星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29/00 | 分类号: | B62J2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章乐文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安全 摩托车 后视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凸面镜,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下方设有连接杆。该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尼龙绳、铁销、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扭力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调节第一凸面镜和第二凸面镜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现了驾驶员无论弯腰骑行或直立骑行,都可以准确的观测到后方路况,便于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安全性,且通过圆球的作用,可以在受到撞击时,将第一凸面镜和第二凸面镜收起,防止由于玻璃镜片破碎对驾驶员造成伤害,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该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摩托车,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深受广大人们喜爱,尤其是在摩托车高速行驶的过程中,一般驾驶员会选择弯腰骑行,进而减小空气阻力,保证骑行的舒适度和重心的降低,骑行更加稳定,但是在骑行过程中,不便于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驾驶员无法实现弯腰时和平时均可以准确的观测到后面路况,并且出现车祸时,有时由于后视镜的玻璃破碎,容易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十分危险,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在骑行过程中,不便于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使得驾驶员无法实现弯腰时和平时均可以准确的观测到后面路况,并且出现车祸时,有时由于后视镜的玻璃破碎,容易对驾驶员造成伤害,十分危险,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固接有第一凸面镜,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左侧下方设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壳体的上方设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固接有第二凸面镜,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通过扭力组件与第二壳体的底部相连,所述底座通过触发机构与第二壳体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支座、螺栓和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与第一壳体的底部固接在一起,所述滑块与支座的上方滑动卡接在一起,所述支座的底部与螺栓螺纹相连,所述螺栓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曲杆、螺母和橡胶套,所述曲杆的顶部与橡胶套的内壁固接在一起,所述橡胶套的外壁与支座的底部左侧过盈配合,所述曲杆的外壁下方套接有橡胶管,所述曲杆的外壁下方与螺母的内壁螺纹相连。
优选的,所述扭力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销轴,两个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分别与第二壳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接第一壳体的顶部固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架通过销轴与第二支架转动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相抵紧。
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圆环、尼龙带和竖管,所述竖管的外壁左侧通过斜杆与支座的右侧固接在一起,所述尼龙带的侧面开设有数个横孔,所述尼龙带的顶部与圆环固接在一起,所述圆环的左侧通过支架与第二壳体的右侧固接在一起,所述竖管的右侧设有圆球,所述圆球的左侧固接有铁销,所述铁销的外壁贯穿竖管的右侧,且铁销与竖管间隙配合,所述铁销通过横孔贯穿尼龙带,所述铁销的外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竖管和铁销固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斜杆的底部与竖管的底部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尼龙绳、铁销、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扭力弹簧之间的配合,可以调节第一凸面镜和第二凸面镜之间的角度,进而实现了驾驶员无论弯腰骑行或直立骑行,都可以准确的观测到后方路况,便于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提高安全性,且通过圆球的作用,可以在受到撞击时,将第一凸面镜和第二凸面镜收起,防止由于玻璃镜片破碎对驾驶员造成伤害,避免了不必要的伤害,因此该便于使用的安全型摩托车后视镜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启星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启星机动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72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变截面锚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小型自动旋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