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液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7698.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00 | 分类号: | B22D1/00;B22D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铝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铝液传送装置,包括与熔炼炉固定连接的钢保护槽及固定在钢保护槽内部且与熔炼炉出液口连通的传送槽,所述钢保护槽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外部惰性气体气泵固定连接的进气管,所述钢保护槽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均与所述钢保护槽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减少传送过程中铝液的氧化,进而保证铝液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铝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液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铝工业生产中,废铝的比重较大,能够更好地回收废铝是一项重大的研究项目。铝工业生产中常常采用先将废铝粉碎成较小的颗粒,然后投入至熔化炉中将铝颗粒熔融成铝液,铝液在传送装置的传送下,传送至过滤装置中,过滤装置将铝液中的较大颗粒杂物过滤除去,过滤后的铝液传送至铝材制作工段,以此实现废铝的回收利用。
现有的铝液传送装置采用U形槽进行传送,传送过程中铝液裸露在外,易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进而影响了铝液的品质,为此,亟需一种铝液传送装置,可减少传送过程中铝液的氧化,进而保证铝液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液传送装置,可减少传送过程中铝液的氧化,进而保证铝液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铝液传送装置,包括与熔炼炉固定连接的钢保护槽及固定在钢保护槽内部且与熔炼炉出液口连通的传送槽,所述钢保护槽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定连接有与外部惰性气体气泵固定连接的进气管,所述钢保护槽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进气管均与所述钢保护槽的内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传送槽放置在钢保护槽及盖板构成的密封空腔内,在铝液传送的过程中,通过进气管向钢保护槽中通入惰性气体,且惰性气体通过出气管排出,使惰性气体可在钢保护槽内流动,从而减少了铝液与空气的接触,以此减少传送过程中铝液的氧化,进而保证铝液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槽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卡板一,所述卡板一的下表面上设有卡槽,所述钢保护槽靠近卡板一的两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与卡槽卡接配合的卡板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卡板一及卡板二,且卡板二与卡板一上的卡槽卡接,以此使传送槽与钢保护槽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且方便了传送槽长期使用后的拆卸更换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保护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折板,所述卡板一、所述卡板二及所述折板上均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板的设置可使惰性气体的流动行程增长,以此延长惰性气体在钢保护槽内停留的时间,进而提高铝液的防氧化效果;同时在卡板一、卡板二及折板上均开设有通孔,以此可使惰性气体能够正常的通过通孔流动,从而保证了惰性气体的正常流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保护槽的内部设有用于支撑所述传送槽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钢保护槽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两端部分别滑移连接的滑块、与滑块固定连接的连接杆及与连接杆远离滑块的端部固定连接的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所述传送槽的底部抵接,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部均套设有与钢保护槽侧壁固定连接的限位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组件设为支撑杆、滑块、连接杆、抵接板及限位弹簧的组合,将传送槽放置在钢保护槽的内部时,传送槽的底部与两个抵接板抵紧,以此起到支撑传送槽的作用;当钢保护槽受到外界作用力时,由于限位弹簧的存在可以抵消部分的作用力,以此起到保护传送槽的作用,进而延长了传送槽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保护槽靠近熔炼炉的端部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一,所述钢保护槽远离熔炼炉的端部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二,所述支撑柱一的长度大于所述支撑柱二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隆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76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物夹持搬运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卡扣循环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