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485.6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发;罗剑;李其付;左富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尔法巴人工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20;G07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控制器 人脸信息采集 摄像头 支付模块 本实用新型 输出端连接 乘客上车 人脸识别 输入端 车门 车载电源连接 多角度人脸 固定设置 脸部信息 整个区域 支付系统 布设 安装板 公交车 舒适性 准确率 扫描 乘车 排队 乘客 替代 覆盖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支付模块以及对应公交车上车门设置的人脸信息采集单元,人脸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额输出端连接支付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人脸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多个摄像头,所有摄像头的布设形式能够覆盖上车门的整个区域;所述摄像头、微控制器以及支付模块分别与公交车车载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公交车上,乘客上车的同时便可从多个角度对乘客脸部信息进行扫描,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了识别范围,缩短了人脸识别时间,能够节省乘客上车排队以及付费时间,完全替代了手动付费的步骤,提高了付费效率以及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支付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公交车上的人脸识别支付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交通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乘坐公交车具有安全系数高、低碳环保、出行成本较低等优势。目前,乘客在乘坐公交车时主要采用刷卡、投币以及扫码支付三种付费方式,然而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形式,乘客都需要在乘车前准备好相应的公交卡、现金或者手机才能完成支付,不仅容易造成乘客上下车堵塞,而且影响了上车效率,降低了出行的舒适性。
中国专利CN206946552U公开了一种公交人脸识别支付与安防控制系统,提出了采用人脸识别进行支付的方式,其是通过在车门位置安装摄像头,用于采集乘客信息,然后通过信息比对,通过与之关联的储值卡进行扣费,方便了乘客付费。但是该系统仅是在车门位置安装一个摄像头,乘客上车时,需要调整姿态去对准摄像头,对于不熟悉摄像头安装位置的乘客来说,上车后需要到处寻找摄像头,再去对准它进行人脸信息的采集,这种单角度正面识别的方式,识别范围窄、识别响应时间长,无形中仍然会影响上车付费效率,可乘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应用系统,应用于公交车上,能够在乘客上车时即刻进行付费,进一步提高上车和付费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包括微控制器、支付模块以及对应公交车上车门设置的人脸信息采集单元,人脸信息采集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微控制器的输入端,微控制器的额输出端连接支付模块的输入端;所述人脸信息采集单元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板上的多个摄像头,所有摄像头的布设形式能够覆盖上车门的整个区域;所述摄像头、微控制器以及支付模块分别与公交车车载电源连接。
上述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为摄像头补光的光线补偿灯。
上述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扬声器和语音播报模块。
上述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与微控制器输出端连接的显示屏。
上述一种多角度人脸识别支付系统,所述安装板竖直固定在公交车司机驾驶室对应上车门的外侧壁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公交车上,乘客在乘车支付时不需要刻意对着支付设备,只要从指定的门上车即可,乘客上车的同时便可从多个角度对乘客脸部信息进行扫描,把各个角度扫描到的人脸数据融合后再进行身份比对与识别,然后完成人脸识别验证支付,大大提高了人脸识别准确率,提升了识别范围,缩短了人脸识别时间,能够节省乘客上车排队以及付费时间,完全替代了手动付费的步骤,提高了付费效率以及乘车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摄像头的安装位置以及扫描区域。
其中:1.摄像头,2.扫描区域,3.车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法巴人工智能(深圳)有限公司,未经阿尔法巴人工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式薄型指纹辨识器
- 下一篇:一种AI机器学习训练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