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田残膜清理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88899.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4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军;张兴瑶;杨香林;粟志峰;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维军;张兴瑶;杨香林;粟志峰;刘振华 |
主分类号: | A01B43/00 | 分类号: | A01B43/00;A01B49/02;A01B49/04;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田 清理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田残膜清理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架,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左侧依次贯穿壳体和箱体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竖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悬挂架、电动伸缩杆、箱体、竖板、第一支撑板、脱膜滚筒、脱膜齿、微孔、电机、抓膜滚筒、抓膜齿、第二支撑板、支撑座、导板、滚轮、连接杆和蓄电池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地膜处理装置,在收集残膜时无法有效的对残留在土壤内部的残膜进行清理回收,且将残膜收集到回收装置后因残膜较为散乱而导致不易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污染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田残膜清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覆盖地膜,残膜清除不净,造成土壤污染,由于盖膜后有机质分解快,作物利用率高,肥料补充的少,使土地肥力下降或因覆盖膜的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早熟不增产,甚至有减产现象,在旱沙地、贫瘠土地、重粘质土地上,不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因为旱沙地盖膜后土壤温度在中午时易产生高温,在干旱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反而会造成减产。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需要使用到地膜,地膜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但由于地膜不易清理回收,残留在土地里易造成污染,现有的地膜处理装置,在收集残膜时无法有效的对残留在土壤内部的残膜进行清理回收,且将残膜收集到回收装置后因残膜较为散乱而导致不易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田残膜清理回收装置,具备对土壤中的残膜深层次的清理且便于二次回收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地膜处理装置,在收集残膜时无法有效的对残留在土壤内部的残膜进行清理回收,且将残膜收集到回收装置后因残膜较为散乱而导致不易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田残膜清理回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架,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壳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壳体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左侧依次贯穿壳体和箱体延伸至箱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箱体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板并固定套设有脱膜滚筒,所述脱膜滚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脱膜齿,所述支撑座左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两个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一侧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抓膜滚筒,所述抓膜滚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抓膜齿。
优选的,所述箱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顶部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右侧与箱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两个第一支撑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导板,所述滚轮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脱膜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脱膜滚筒的表面,所述抓膜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于抓膜滚筒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搂扒。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微孔,所述微孔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悬挂架的数量为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壳体、悬挂架、电动伸缩杆、箱体、竖板、第一支撑板、脱膜滚筒、脱膜齿、微孔、电机、抓膜滚筒、抓膜齿、第二支撑板、支撑座、导板、滚轮、连接杆和蓄电池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地膜处理装置,在收集残膜时无法有效的对残留在土壤内部的残膜进行清理回收,且将残膜收集到回收装置后因残膜较为散乱而导致不易进行进一步的回收工作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维军;张兴瑶;杨香林;粟志峰;刘振华,未经李维军;张兴瑶;杨香林;粟志峰;刘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888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位组件及烹饪器具
- 下一篇:电子设备的复位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