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转换器、电池外壳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1357.7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李敏;潘建平;陆智源;毛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512;H01R13/639;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城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转换器 外壳 | ||
一种电池转换器、电池外壳和电池,属于电池转换领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池转换器与电池安装拆卸不便,且稳定性差的问题;本申请的电池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插针组件,插针组件包括由若干插针构成的插针阵列,插针与电池的插孔匹配对应,壳体的通过卡合结构与电池外壳建立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无工具徒手快速插拔,避免出现采用螺丝连接时用户使用工具拆装繁琐和螺丝遗失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新型涉及电池转换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转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电动车电池为直接引出正负极线,连接到车后进行供电,一般不采用插针连接供电,但该种方式适用于无特殊功能的传统电池,仅需正负极两根接线。对于有拓展功能的电池(如通信等)需要较多连接端;需要经常插拔更换或插拔充电的电池;这两种的情况下,这种简单连接方式既不便捷也不安全。
带有通信等多功能的电池输出端子较多,需配合适配器将其转为适合多次插拔的连接方式,而除适配器上的接插件需快速插拔外,适配器本身由于采用螺钉固定无法快速、无工具徒手插拔,对于用户体验而言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池转换器,实现电池转换器与电池的快速、徒手拆卸。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转换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侧安装有插针组件,插针组件包括由若干插针构成的插针阵列,插针与电池的插孔匹配对应,其特征在于:壳体的通过卡合结构与电池外壳建立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阵列包括正极插针、负极插针和数据传输插针,所述数据传输插针设置在所述正极插针与所述负极插针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负极插针的高度大于所述正极插针和/或所述数据传输插针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插针阵列的各所述插针的端部的四周设置有倒角结构;所述倒角的角度为5°-45°。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插针的数目为二,所述负极插针的数目为二,所述数据传输插针的数目为五。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结构一侧通过复位弹性件与壳体建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钩和按钮,卡钩安装在按钮的一侧,按钮的另一侧连接复位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与卡钩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连接柱,壳体上设有容纳槽,复位弹性件位于容纳槽内,所述连接柱连接位于容纳槽内的复位弹性件。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复位弹簧,连接柱的一端嵌插在复位弹簧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开设避让槽,卡钩通过复位弹性件在避让槽内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按钮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导向体,壳体上设有导向槽,按钮带动导向体在导向槽内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组件包括针板和线束,插针的一端穿过针板后通过端子与线束建立连接,针板嵌设在壳体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扣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线束通过网尾与壳体边缘建立连接,第一壳体上开有嵌设槽,所述针板可拆卸安装在嵌设槽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池外壳,所述电池外壳上固定有插座,插座上设有由若干插孔构成的插孔阵列,插孔的位置、形状与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转换器的插针位置、形状匹配对应,所述电池外壳上开有与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转换器的卡合结构对应的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宁德智享无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13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模组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冲击锤自动拾取与释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