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引线的绝缘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2543.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4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瑞;侯正奇;崔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泓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60 | 分类号: | H01B17/60;H01B17/58 |
代理公司: | 37223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任建堂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内管 绝缘外管 绝缘柱体 高压引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 绝缘稳定性 高压引线 绝缘距离 绝缘空气 拉弧现象 密封连接 双层结构 间隔套 绝缘柱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引线的绝缘柱,属于高压引线结构领域,包括绝缘柱体(1)、绝缘内管(2)和绝缘外管(3),绝缘内管(2)穿过绝缘柱体(1),绝缘内管(2)与绝缘柱体(1)固定连接,至少在绝缘柱体(1)的一侧设有所述绝缘外管(3),绝缘外管(3)间隔套设在绝缘内管(2)的外侧,绝缘外管(3)与绝缘柱体(1)密封连接。由于采用了绝缘内管(2)和绝缘外管(3)的双层结构,在绝缘内管(2)与绝缘外管(3)之间形成绝缘空气层,水和杂质被绝缘外管(3)隔绝,不会到达绝缘内管(2),从而形成较大的绝缘距离,杜绝拉弧现象,绝缘内管(2)得到可靠保护,绝缘稳定性得到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引线的绝缘柱,属于高压引线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的用途非常广泛,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工业、农业、环保、军事、医学等方面,涉及环保领域中的工业废气VOC的高浓度处理、工业和民用材料的改性、医院手术室及医疗器械及药厂的药用器材的消毒杀菌、室内的空气净化、农副产品的消毒和保鲜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等离子体放电装置需要利用高压引线的绝缘柱将引线引入装置内部,本申请人目前所使用的绝缘柱上安装有玻璃管,通过绝缘玻璃管来穿设引线,防止箱体内壁的水与引线接触造成短路,但只使用一层绝缘玻璃管,经过试验,箱体内的水以及灰尘会附着在绝缘玻璃内管外表面,而箱体本身作为负极,穿设在绝缘玻璃管内的放电线为正极,由于电压较高,绝缘玻璃管内外容易出现拉弧现象,很容易造成玻璃管损坏,达不到绝缘要求,目前缺少一种稳定的绝缘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水和灰尘附着在绝缘内管外表面容易造成拉弧现象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绝缘内管之外套设一个绝缘外管的高压引线的绝缘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引线的绝缘柱,包括绝缘柱体、绝缘内管和绝缘外管,绝缘内管穿过绝缘柱体,绝缘内管与绝缘柱体固定连接,至少在绝缘柱体的一侧设有所述绝缘外管,绝缘外管间隔套设在绝缘内管的外侧,绝缘外管与绝缘柱体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的一侧开设有环形的内挡水沟槽,内挡水沟槽环绕设置在绝缘外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内管水平穿过绝缘柱体,所述绝缘柱体的一侧为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绝缘柱体竖直中心线方向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的另一侧为由上至下逐渐向靠近绝缘柱体竖直中心线方向倾斜的斜面。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的另一侧开设有环形的外挡水沟槽,外挡水沟槽环绕设置在绝缘内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中心挡水槽,绝缘内管的两端分别穿过中心挡水槽,且绝缘内管与中心挡水槽的内壁间隔设置,绝缘柱体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两侧中心挡水槽的通孔,绝缘内管的中部穿过通孔,绝缘外管的一端密封固定在与绝缘柱体一侧的中心挡水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一侧直径小于另一侧直径,在绝缘柱体的中部形成一个密封台。便于绝缘柱体与箱体壁板的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内管和绝缘外管均为玻璃管。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一侧的绝缘内管远离绝缘柱体的一端伸出绝缘外管。便于绝缘内管的一端与绝缘桥架上的孔连接,连接方便。
优选的,所述的绝缘柱体的外露面上均包覆有釉层。使得绝缘柱体的外露面光滑,水不会停留集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了绝缘内管和绝缘外管的双层结构,在绝缘内管与绝缘外管之间形成绝缘空气层,水和杂质被绝缘外管隔绝,不会到达绝缘内管,形成较大的绝缘距离,杜绝拉弧现象,绝缘内管得到可靠保护,绝缘稳定性得到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泓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泓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25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