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3210.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0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赵锦靖;蓝德钦;陆钦波;陈挹;黄方;俞景瀚;余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3 | 分类号: | F04D29/063;F04D17/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130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装 齿轮 离心 透平 压缩 机组 回油腔 | ||
一种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它包括回油挡板,回油隔板,润滑油箱,各个部件构成一个腔式结构。使得回油的腔与油箱只在液面中部以下有连通,其余部分的油液完全隔开,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以完全隔离回油气泡进入油箱,有效解决回油气泡进入油箱造成供油吸入气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属于回油腔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的回油消气泡方式多种多样,但在整体集装式机组中,由于空间所限,油箱往往比较小,复杂的回油消气泡方式不适用,通常是通过降低吸油口位置,来尽可能减少供油时吸入气泡。由于油箱空间限制,就算把吸油口降到油箱底面也无法实现完全消除气泡的吸入,进而影响轴承使用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一种小空间内,更好消除回油气泡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高现有的技术水平,使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在集成化的同时,提高润滑油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它包括一油箱本体,所述该油箱本体内靠近回油孔的一内侧设有一下斜置的L形的回油隔板,所述回油隔板的相邻的一侧设有油挡板,所述该回油隔板、油挡板以及油箱本体内侧之间形成一个小型的回油腔体,并在该回油腔体的角落出设有一三角形的通孔,该三角形的通孔连接油箱内部。
作为优选:所述油隔板、油挡板以及油箱本体之间通过电焊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回油腔与油箱只在液面以下有连通,其余部分的油液完全隔开。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使得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在结构紧凑的同时,回油气泡问题得到极大改善。
附图说明
图一是集装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俯视图。
图二是集装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2所示:一种集装式齿轮离心式透平压缩机组用的回油腔,它包括一油箱本体1,所述该油箱本体1内靠近回油孔的一内侧设有一下斜置的L形的回油隔板4,所述回油隔板4的相邻的一侧设有油挡板2,所述该回油隔板4、油挡板2以及油箱本体1内侧之间形成一个小型的回油腔体5,并在该回油腔体的角落出设有一三角形的通孔6,该三角形的通孔6连接油箱内部,所述油隔板4、油挡板2以及油箱本体1之间通过电焊固定在一起,所述回油腔体5与油箱本体1只在液面以下有连通,其余部分的油液完全隔开。本发明设计一个回油挡板2,一个回油隔板4,一个油箱1,它们相互之间构成一个回油腔5,回油腔5的底部与油箱1连通,连通的孔3位于油箱中下部,使用时完全浸入油液中。将回油气泡隔离于回油腔5的液面上方,底部无气泡的油液回到油箱本体1里。
最终焊接完成的回油腔位于油箱的一个角上。整体结构分为三大块,即图中的序号1油箱,序号2回油挡板,序号4回油隔板。回油腔由以上三部分焊接而成,除了挡板和隔板,其余三个面由油箱的面板和两个侧面组成。回油通过序号3回油孔进入回油腔,使用时油箱中的油液液面保持漫过序号2回油挡板的整个底面。油液从回油孔进来,冲到回油隔板的斜面上,隔离回油气泡于回油腔内,油液通过序号2回油挡板底面的孔50×200回到油箱。序号4回油隔板上有个三角形孔,用于与油箱连通,保持回油腔的气压与油箱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氧透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3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于固定的一体式洗脸盆
- 下一篇:一种生态板制作用的板材压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