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通切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6724.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3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栋;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亚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44 | 分类号: | F16K11/044;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朱丽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通 切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切换阀,将阀体内的密封件均设置在阀芯的前端上,不仅安装便捷,而且阀芯的前端的密封结构便于更换和维护,阀芯后端的密封组件通过弹簧压力的补偿,能够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密封效果佳,结构合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换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通切换阀。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对灌装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灌装设备的要求也日益增高。目前采用的灌装设备中的三通阀采用的是三通球阀,结构较为复杂,加工成本高,并且通过人工控制来实现物料流向的切换。公告号CN20591893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是一种三通切换阀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和使用成本低,但是阀芯上的密封件或者和阀芯接触的密封件,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效果容易产生影响,影响阀芯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通切换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通切换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侧且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分别位于阀体的两端且轴线同轴,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的轴线与第一开口或第二开口的轴线垂直,所述阀体内具有供阀芯活动以切换流道的空腔,所述阀芯为圆柱状,其轴线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轴线重合,所述阀芯靠近第三开口的一端设有密封结构,远离第三开口的一端从第四开口伸出兼做气缸的活塞杆,气缸的前端和第四开口外部的第四法兰面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阀芯与第四开口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工字轮、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第一压紧环和第二压紧环,阀芯靠近第三开口的一端为前端,阀芯的前端上具有阶梯轴,第一压紧环、第一密封圈、工字轮、第二密封圈和第二压紧环从前往后依次套装在阶梯轴上,阶梯轴的最前端螺纹连接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能够将密封结构压紧在阶梯轴上。
进一步,具体地,所述第三开口的后端呈从前往后逐渐变大的扩口结构,扩口结构在阀体的内部形成第三斜面,第四开口的前端呈从往后逐渐变小的收口结构,收口结构在阀体的内部形成第四斜面,第一压紧环的外径小于第一密封圈的外径,第一密封圈的外径小于工字轮的外径,第二压紧环的外径小于第二密封圈的外径,第二密封圈的外径小于工字轮的外径,当阀芯向前运动时,第一密封圈能够和第三斜面形成密封面,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互导通,当阀芯向后运动时,第二密封圈能够和第四斜面形成密封面,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相互导通。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均位于第四开口内的密封套、弹簧和密封螺钉,所述第四开口内圈的中部设置有凸圈,凸圈的内圈和阀芯的外径相互配合,密封套、弹簧和密封螺钉均套装在阀芯上,密封套的前端抵靠在凸圈的后端上,密封螺钉和第四开口的后端内圈螺纹连接并将第四开口的后端密封,弹簧压紧在密封套和密封螺钉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三通切换阀,将阀体内的密封件均设置在阀芯的前端上,不仅安装便捷,而且阀芯的前端的密封结构便于更换和维护,阀芯后端的密封组件通过弹簧压力的补偿,能够延长密封组件的使用寿命,密封效果佳,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通切换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通切换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芯,21、阶梯轴,3、第一开口,4、第二开口,5、第三开口,51、第三斜面,6、第四开口,61、第四法兰面,62、凸圈,63、第四斜面,7、空腔,8、密封结构,81、工字轮,82、第一密封圈,83、第二密封圈,84、第一压紧环,85、第二压紧环,9、气缸,10、压紧螺母,11、密封套,12、弹簧,13、密封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亚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亚泓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7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