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6932.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7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刚;高玉青;周才全;徐志辉;杨文斌;施朝晖;沈侃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33100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站 数据通信系统 海上 本实用新型 远端站 中心站 应急 静止轨道卫星 单路单载波 光通信通道 人员安全 设备损坏 视频信号 通信体制 通信中断 卫星链路 应急数据 转发器 主用 语音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设于陆上换流站的中心站和设于海上换流站的远端站,所述中心站和远端站通过静止轨道卫星Ku波段转发器建立双向高速卫星链路,通信体制采取单路单载波。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旨在光通信通道或设备损坏或主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能迅速通过应急数据通信系统传输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语音及视频信号,保障海上换流站设备及人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上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朝着大规模、远海方向发展。风电场离岸距离往往超过80km,单个海上风电场或若干个相邻海上风电场的装机总容量也往往大于800MW。考虑到交流高压海缆输送的稳定性、经济性及海底电缆路由通道的限制,宜采用柔性直流送出方案,即在单个海上风电场或若干个相邻海上风电场的交流海上升压站附近建设一座海上换流站,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通过高压直流海缆输送至陆上,经陆上换流站逆变成交流电后再将电能送至电网。
目前,风电场海上升压站离岸一般小于50km,海上升压站至陆上集控中心之间配置的通信方案,通常以光通信为主用通信,以微波通信和甚高频调幅电台(VHF-FM)为应急通信。应急通信用于在海底复合光缆或光通信设备受损、主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传输海陆之间应急的数据、语音及视频信号,保障海上升压站设备及人员的安全。
在离岸距离超过80km的海上换流站中,同样以光通信为主用通信,但常规微波通信和甚高频调幅电台(VHF-FM)在距离超过50km工况下信号衰减较大,使用受限,因此亟待寻求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通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旨在光通信通道或设备损坏或主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能迅速通过应急数据通信系统传输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语音及视频信号、保障海上换流站设备及人员安全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海上换流站至陆上换流站的应急数据通信系统,包括设于陆上换流站的中心站和设于海上换流站的远端站,所述中心站和远端站通过静止轨道卫星Ku波段转发器建立双向高速卫星链路,通信体制采取单路单载波。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站包括卫星天线一、射频设备一、调制解调器一、网络交换机一、网管系统和各业务系统一,各业务系统一包括监控系统一、视频系统一、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一、语音网关一和电话机一;
所述远端站包括卫星天线二、射频设备二、调制解调器二、网络交换机二和各业务系统二,各业务系统二包括监控系统二、视频系统二、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二、语音网关二和电话机二;
远端站的各业务系统二中的监控系统二、视频系统二、火灾报警及消防系统二、语音网关二的数据、视频、语音信号经网络交换机二传送至调制解调器二,调制成中频信号经射频设备二进行信号功率放大及低噪声处理后传送至卫星天线二,信号通过卫星天线二发射并经Ku波段卫星中转,中心站的卫星天线一接收信号,信号经射频设备一和调制解调器一后解调成低频信号,并经网络交换机一将数据按业务分别传送至中心站的各业务系统一;
中心站传输至远端站的控制信号经上述设备反向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中心站的网管系统控制中心站和远端站之间建立单路单载波链接,统一管理和分配卫星带宽资源,实现卫星系统中对远端站的添加、删除、参数更改的功能。
进一步地,应急数据通信系统扩展设置多个远端站,远端站可设于海上换流站、海上生活平台或海上升压站的屋顶;各个远端站与中心站之间以及各个远端站之间可进行相互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6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北斗通信的集装箱定位监控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光时域反射测试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