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式牵伸的分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7558.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5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稳;倪岩;王运鑫;张云朋;张明顺;赵航;付怀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阳百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3/03 | 分类号: | D04H3/03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樊荣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牵伸 分丝器 | ||
一种用于管式牵伸的分丝器,牵伸器与分丝器之间通过分丝器连接件相连接,分丝器连接件包括分丝器上体和分丝器下体,分丝器上体和分丝器下体之间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丝器上体和下体形成的变大的腔体,气流经过变大腔体气流分散、降低速度,气流带动丝束,丝束随气流一同分散和降低速度,使丝束分散,成网更加均匀,减少云斑现象。分丝器下体气流通道上端与分丝器上体下端气流通道直径相同且逐渐变小,分丝器下体上端呈高低不同弧度,气流和丝束经分丝器下体上端高低不同弧形产生附壁效应,使丝束分散。分丝器下体下端气流通道呈狭缝状,气流和丝束在经过狭缝通道,使丝束进一步均匀分散,减少云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牵伸无纺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用于管式牵伸的分丝器。
背景技术
1986年我国开始引进纺粘法生产技术和设备,纺粘生产线仅3条,年产3000 吨,年产量仅占全国非织造布总产量的3%;2009年国内生产非织造布企业超过600家,生产线超1000条,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拥有国内外各种牌号的纺粘生产线65条,设备的国产化为41.5%。总生产能力达20.28万吨。但技术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差距,设备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尤其是分丝均匀性方面差距更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纺粘法生产工艺中根据牵伸方式不同可分为狭缝牵伸和管式牵伸,每种工艺都有各自优缺点:
狭缝牵伸优点:分丝成网均匀,缺点:1.纵横强力比大;2.单丝纤度小;3. 牵伸速度低;4.能耗高。
管式牵伸优点:1.纵横强力比小;2.单丝纤度大;3.牵伸速度大;4.节能。缺点:分丝不均匀,有云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管式牵伸分丝不均,避免云斑严重的用于管式牵伸的分丝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分丝器和分丝器连接件。
其中,牵伸器与分丝器之间通过分丝器连接件相连接,分丝器连接件包括分丝器上体和分丝器下体,分丝器上体和分丝器下体之间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分丝器上体下端与分丝器下体气流通道上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分丝器上体气流通道入口端得内径与分丝器连接件内径相同。
进一步地,分丝器上体气流通道出口端的内径逐渐变大,且分丝器上体气流通道出口端的端部内径最大。
进一步地,分丝器下体气流通道上端与分丝器上体下端内径相同,且分丝器上体下端气流通道内径逐渐变小,分丝器下体上端的弧度高低不同。
进一步地,分丝器下体下端气流通道呈狭缝状。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分丝器上体变大的腔体,气流经过变大的腔体后气流分散、降低速度,气流带动丝束,丝束随气流一同分散和降低速度,使丝束分散,气流和丝束经分丝器下体上端高低不同弧形产生附壁效应,使丝束分散。分丝器下体下端气流通道呈狭缝状,气流和丝束在经过狭缝通道,使丝束进一步均匀分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分丝器上体和下体形成的变大的腔体,气流经过变大腔体气流分散、降低速度,气流带动丝束,丝束随气流一同分散和降低速度,使丝束分散,成网更加均匀,减少云斑现象。
2、分丝器下体气流通道上端与分丝器上体下端气流通道直径相同且逐渐变小,分丝器下体上端呈高低不同弧度,气流和丝束经分丝器下体上端高低不同弧形产生附壁效应,使丝束分散。
3、分丝器下体下端气流通道呈狭缝状,气流和丝束在经过狭缝通道,使丝束进一步均匀分散,减少云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阳百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阳百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7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夯锤工作高度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驱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