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导向性的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的接口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8199.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3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邹凯;刘靖松;陈河;黄亮;王冀星;唐玉建;吴有超;李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15/00;E05B15/08;E05B9/04;E05B19/00;H01R24/00;H01R13/631;H01R13/639;H01R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李秀琴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 电子锁 电子 钥匙 接口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导向性的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的接口组件,包括锁芯、钥匙以及防脱结构,防脱结构设置在锁芯和钥匙的接合端上,防脱结构能够防止钥匙从锁芯上脱落;锁芯的外壁嵌套在护套内,且外壁能够在护套内转动,锁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及第三触点,其一字排列在锁芯的接合端上,第二触点居中,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对称地设置在第二触点的两边;钥匙包括第一触针、第二触针及第三触针,其一字排列在钥匙的接合端上,第二触针居中,第一触针和第三触针对称地设置在第二触针的两边。本实用新型的接口组件具有防脱结构,能够防止大角度转动钥匙过程中钥匙不会从锁芯上脱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无源电子锁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高导向性的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的接口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各单位设计的锁芯接口没有解决好电子钥匙与锁芯接口之间的导向性,用户在将钥匙对接锁芯接口以及钥匙转动过程中要么不好辨识触点方向,对接麻烦,要么在大角度转动钥匙开锁过程中钥匙容易从锁芯上脱落,使用体验差,开锁稳定性差。
现有技术的接口方案包括单触点接口或多触点的接口,其具有下列特点及缺陷:
一、单触点接口方案,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之间的接口设计有一个中心触点用于电源和通信,钥匙头外壳与锁芯外壳用作电源地。例如:专CN104775688B。
这种接口方案的优点是降低了用户在使用电子钥匙开锁时对正触点的难度,允许多个角度(通常是五角或六角)对正触点。
1.用户在使用电子钥匙转动开锁的过程中,电子钥匙容易脱离锁芯,因为电子锁芯是无源设计,钥匙脱离后电源和通信中断,会造成开锁失败或者因为电子钥匙与锁芯之前反复接触而产生重复的开锁事件。
2.用户在防盗门锁这类需要360度旋转钥匙开锁的场景下,钥匙容易脱手掉落,用户体验比较差。
3.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高的,需要限制在未闭锁的条件下不允许拔钥匙的场景下,这种接口方案不能满足。
单触点方案如果考虑防止钥匙脱落,有时也会增加限位部件,会产生多触点方案有相同的缺点。例如专利CN108397054A。
1.限位部件通常会预留一个很小的用于钥匙对正的导向孔位,因为只允许单一、严格的角度才能对正,用户在对正钥匙与锁芯过程中需要反复观察钥匙与锁芯的结构特点,找出导向孔位后才能顺利对接,用户体验比较差。
二、多触点的接口方案,是指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之间采用多个触点接触,分别满足电源供应和数据通信的要求。多触点方案中电子钥匙与锁芯之间的触点在开锁时必须按顺序对正,才可以正常接通电源和通信。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锁芯上设计1个钥匙限位部件,钥匙需要严格对准特定的、唯一的角度才可以对正触点。例如专利CN109184348A。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向性的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的接口组件,其具有防脱结构,能够防止大角度转动钥匙过程中钥匙不会从锁芯上脱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导向性的电子锁芯与电子钥匙的接口组件,包括锁芯、钥匙以及防脱结构,防脱结构设置在锁芯和钥匙的接合端上,防脱结构能够防止钥匙从锁芯上脱落;锁芯的外壁嵌套在护套内,且外壁能够在护套内转动,锁芯包括第一触点、第二触点及第三触点,其一字排列在锁芯的接合端上,第二触点居中,第一触点和第三触点对称地设置在第二触点的两边;钥匙包括第一触针、第二触针及第三触针,其一字排列在钥匙的接合端上,第二触针居中,第一触针和第三触针对称地设置在第二触针的两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思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8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灶
- 下一篇:一种氨制冷机房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