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置伸缩信标杆的柱形升降路障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8918.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1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E01F9/669;E01F9/646;E01F9/615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张翔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伸缩 标杆 升降 路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伸缩信标杆的柱形升降路障,包括柱形升降路障、信标杆、牵引绳及拉簧。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由主壳体、升降筒及液压缸构成的柱形升降路障内设置信标杆,并采用在升降筒上设置信标杆孔、导向套及第一滑轮座,在信标杆的尾端设置第二滑轮座,将信标杆设于升降筒的信标杆孔及导向套内,实现信标杆由升降筒内升起,并通过牵引绳的不同设置实现信标杆完成两个不同高度的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驾驶员对升降路障不能及时发现的缺陷,便于驾驶员对升降路障的升起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置伸缩信标杆的柱形升降路障。
背景技术
在市政道路管理,尤其是重要场所及路口的车辆管理,采用液压驱动的柱形升降路障作为阻止车辆通行的障碍,具有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其应用案例越来越多,现有技术的柱形升降路障在应用过程中,时常发生意外撞车及顶车的事故,经过对事故过程的研判与分析,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升降路障的工作高度较低,一般为0.6米高。尤其对于大型车辆,当车辆离升降路障较近时,升降路障处于驾驶员的视线盲区,因此,驾驶员对升降路障不能及时发现,无法对升降路障的升起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碰撞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内置伸缩信标杆的柱形升降路障,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由主壳体、升降筒及液压缸构成的柱形升降路障内设置信标杆,并采用在升降筒上设置信标杆孔、导向套及第一滑轮座,在信标杆的尾端设置第二滑轮座,将信标杆设于升降筒的信标杆孔及导向套内,实现信标杆由升降筒内升起,并通过牵引绳的不同设置实现信标杆完成两个不同高度的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驾驶员对升降路障不能及时发现的缺陷,便于驾驶员对升降路障的升起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置伸缩信标杆的柱形升降路障,其特点包括柱形升降路障、信标杆、牵引绳及拉簧;所述柱形升降路障由主壳体、升降筒及液压缸构成;所述主壳体上设有第一牵引绳座及第一弹簧座,所述升降筒顶部依次设有上盖板及柱身横板,上盖板及柱身横板上设有贯通的信标杆孔,且柱身横板的信标杆孔上设有导向套,柱身横板上设有第二牵引绳座及第一滑轮座,第一滑轮座上设有滑轮;所述升降筒套装在主壳体内,液压缸设于主壳体与升降筒之间,液压缸的缸体与主壳体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升降筒的柱身横板连接;
所述信标杆为杆件,其头部设有信号灯、尾端设有第二滑轮座及第二弹簧座,第二滑轮座上设有滑轮及第三牵引绳座;所述信标杆的第二滑轮座朝下设于升降筒的信标杆孔及导向套内;
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系在主壳体的第一牵引绳座上、另一端与第二滑轮座上的第三牵引绳座连接或与升降筒上的第二牵引绳座连接,且牵引绳绕过第一滑轮座的滑轮或绕过第一滑轮座的滑轮及第二滑轮座的滑轮。
所述拉簧设于信标杆的第二弹簧座与主壳体的第一弹簧座之间。
所述拉簧为涡卷弹簧或螺旋弹簧。
所述信标杆上的信号灯为LED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由主壳体、升降筒及液压缸构成的柱形升降路障内设置信标杆,并采用在升降筒上设置信标杆孔、导向套及第一滑轮座,在信标杆的尾端设置第二滑轮座,将信标杆设于升降筒的信标杆孔及导向套内,实现信标杆由升降筒内升起,并通过牵引绳的不同设置实现信标杆完成两个不同高度的升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驾驶员对升降路障不能及时发现的缺陷,便于驾驶员对升降路障的升起状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当升降筒升起的同时,信标杆从升降筒内升起,便于驾驶员及早察觉路障。当升降筒升起到位后,信标杆上LED灯的升起高度为升降筒的1.5~2倍,不再处于驾驶员视觉盲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当世流体动力控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8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