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反应流量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1199405.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6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飞;杨红进;殷祥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7/17;F16K27/02;F16K51/02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张敏 |
地址: | 212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反应 流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反应流量阀,包括阀体、通真空端盖、破真空端盖、通真空先导管、破真空先导管、真空出口管、大气接口、紧定螺孔、低真空入口、真空导管和膜片组件,两端盖固定至阀体的两端,通真空先导管和破真空先导管同侧面安装至端盖上,在阀体上开设大气接口、紧定螺孔和低真空入口,在阀体的另一侧面安装与通真空先导管数量相同真空出口管,且真空出口管的内端与真空导管连通;真空导管安装于阀体内,膜片组件安装于通真空端盖和破真空端盖内。通过本快速反应流量阀,可以对不同流量大小的真空实现快速准确通断,同时可以做到真空的自主调节,实现一个小流量低真空源输入多个大流量真空口输出,可以节省空间,维护更加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用阀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快速反应流量阀。
背景技术
在粉状物料充填、包装生产过程中,粉体类物料的灌装、充填精度的高低、以及灌装过程控制的有效性对灌装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而在粉体流路过程中,控制阀的控制精确度和切换的灵敏度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控制阀有蝶阀、球阀、隔膜阀和真空阀等。这些传统的阀体操控性存在以外问题:①用于粉体流通管路的蝶阀和球阀易受粉粒磨损而影响其密封性能;②普通隔膜阀调整气流的准确度查,难以达到精确控制的要求;③传统真空阀配合膜片时,真空与破真空的切换相应速度差,且粉体易在密封不严的情况下影响阀腔,从而加剧阀体失效,且一种真空源只能对应一种真空输出;④传统阀体只能适应于一种流量控制,对于不同流量需求的适配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反应流量阀,其能解决传统阀体密封性差、阀体切换相应速度差和流量适配性差的问题。
一、结构原理
本全新研发的快速反应流量阀,用于不同通径的大流量的快速反应的阀体,高真空负压通过进入不同真空先导接口来实现打开、关闭阀体,实现不同流量需求的匹配。使低真空入口可以额定流量快速通过真空导管从真空出口进入到载体中,实现快速额定流量抽真空,或者是大气通过大气接口,同样进入真空导管,进入载体中,实现快速破真空。本次举例使用三合一阀进行举例,同样可以实现单阀、双阀、四阀等累加阀体合一。
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快速反应流量阀,所述流量阀包括阀体、通真空端盖、破真空端盖、通真空先导管、破真空先导管、真空出口管、大气接口、紧定螺孔、低真空入口、真空导管和膜片组件,所述通真空端盖和破真空端盖通过螺栓固定至阀体的两端,多个所述通真空先导管连接至所述通真空端盖的一个侧面,多个所述破真空先导管同侧面的连接至所述破真空端盖,在相同侧面的阀体上开设所述大气接口、紧定螺孔和低真空入口,所述大气接口、紧定螺孔、破真空先导管、真空导管和膜片组件的数量与通真空先导管的数量相同,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面安装与通真空先导管数量相同真空出口管,且所述真空出口管的内端与所述真空导管连通;所述真空导管安装于所述阀体内,膜片组件安装于所述通真空端盖和破真空端盖内,且真空导管的两端与所述膜片组件抵接。
优选的,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设置于通真空端盖、破真空端盖与阀体之间的真空膜片,所述真空膜片的内侧面中部与设置在阀体内的真空导管外端面抵接,设置在通真空端盖和破真空端盖的端盖腔内的膜片压块抵靠在所述真空膜片外侧面中央,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端盖腔内并套接在所述膜片压块上。
优选的,一块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至所述阀体的一个侧面上,在所述安装板和阀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低真空入口的外端贯通所述安装板,所述低真空入口的内端通向阀体内的阀体腔内。
优选的,所述阀体的安装真空出口管的侧面呈向外侧突出的弧形面或多段面,以此使得多个所述真空出口管呈辐射状设置;所述阀体上开设大气接口和紧定螺孔的侧面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通真空先导管、紧定螺孔、大气接口和破真空先导管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所述低真空入口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199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