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1887.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39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范世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7/03 | 分类号: | F04B17/03;F04B1/02;F04B53/16;F04B53/06;F04B5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金磊 |
地址: | 31124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率 柱塞 电动 弯管 机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所属双柱塞油技术领域,包括油泵支座,油泵支座上设有双柱塞油泵,双柱塞油泵包括油泵本体,油泵本体前端设有油泵头,油泵本体上设有进油接头,油泵头上设有油泵安装法兰板,油泵头内设有延伸出油泵支座的转轴,油泵头包括油泵头本体,油泵头本体内设有转轴盘嵌套腔,转轴盘嵌套腔上设有进油连通甬道,进油连通甬道与进油接头相油路连通,进油连通甬道上设有延伸出油泵头外的出油口,进油连通甬道两侧设有呈对称式分布的柱塞增压腔。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的特点。提高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避免出现折弯角度不足引起管件无法装配焊接的现象。提高生产加工效率,降低油泵能耗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柱塞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
背景技术
油泵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泵,有直列式、分配式和单体式三大类。油泵要有动力源才能运转,它下部的凸轮轴是由发动机曲轴齿轮带动的。喷油泵的关键零件是柱塞,如果以医院常见的注射器做比喻,那么可移动的塞子就称为柱塞,针筒就称为柱塞套,假设在针筒里面安装一只弹簧顶着柱塞一端,柱塞另一端接触凸轮轴,当凸轮轴回转一周,柱塞就会在柱塞套内上下移动一次,这就是喷油泵柱塞的基本运动方式。
柱塞与柱塞套是加工十分精密的配套件。柱塞身上有一道倾斜槽,柱塞套上有小孔称为吸入口,这个吸入口充满着柴油,当柱塞倾斜槽对着吸入口时,柴油进入柱塞套内,柱塞被凸轮轴顶至一定高度时,柱塞倾斜槽与吸入口错开,吸入口被封闭,使柴油既不能吸入也不能被压出,柱塞继续上升时压迫柴油,柴油压力到一定程度就会顶开单向阀蜂拥而出进入喷油嘴,再从喷油嘴进入气缸燃烧室。柱塞每次排出一定量的柴油,只有一部分喷入气缸,其余部分则由回油孔泄走,并利用增减泄走的回油量来调节喷油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和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其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弯管品质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避免出现折弯角度不足引起管件无法装配焊接的现象。提高生产加工效率,降低油泵能耗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包括油泵支座,所述的油泵支座上设有与油泵支座相法兰式套接的双柱塞油泵,所述的双柱塞油泵包括油泵本体,所述的油泵本体前端设有与油泵本体油路连通的油泵头,所述的油泵本体上设有与油泵本体相密封式螺栓连接的进油接头,所述的油泵头上设有与油泵头相卡嵌式套接的油泵安装法兰板,所述的油泵安装法兰板与油泵支座相法兰式螺栓连接,所述的油泵头内设有延伸出油泵支座的转轴,所述的油泵头包括油泵头本体,所述的油泵头本体内设有与转轴相卡嵌式套接的转轴盘嵌套腔,所述的转轴盘嵌套腔上设有与转轴盘嵌套腔相连通的进油连通甬道,所述的进油连通甬道与进油接头相油路连通,所述的进油连通甬道上设有延伸出油泵头外的出油口,所述的进油连通甬道两侧设有一对呈对称式分布且与转轴盘嵌套腔相连通的柱塞增压腔。
作为优选,所述的油泵支座另一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与双柱塞油泵间设有与驱动电机相平键式套接的联轴器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联轴器组件包括与转轴相平键式嵌套的油泵联轴法兰盘,所述的油泵联轴法兰盘端面设有与油泵联轴法兰盘相法兰式螺栓连接固定的驱动电机联轴法兰盘,所述的驱动电机联轴法兰盘与驱动电机相平键式套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油连通甬道与出油口间设有与进油连通甬道相连通的排空气油道。
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双柱塞电动弯管机油泵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效率高、运行稳定性好和寿命长的特点。解决了弯管品质稳定性差的问题。提高弯管产品的合格率,避免出现折弯角度不足引起管件无法装配焊接的现象。提高生产加工效率,降低油泵能耗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德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18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