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2998.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季琳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27/12;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西工***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施工 底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包括第一侧墙和第一灌注桩,所述第一侧墙内部设置有连接钢筋,且第一侧墙通过连接钢筋与右隔水桩相固定,同时第一侧墙与地下室底板安装在一起,地下室底板下侧铺设有混合灰土,且混合灰土下侧铺设有砂垫层,同时砂垫层下侧铺设有石屑垫层,并且石屑垫层下侧铺设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下侧铺设有碎石片层,且碎石片层下侧是软弱土层;所述第一灌注桩设置在地下室底板的下端,且第一灌注桩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杆。该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具有保证其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建筑物能均匀沉降,对抗地下水的浮力,大幅度减少抗浮锚杆的使用量,节约施工成本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抗浮结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出于扩展使用功能和开发地下空间的目的,高层建筑物一般设计有较大平面尺寸和深度的地下室;然而,在地下土层含水丰富的沿海城市,由地下水浮力所造成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上部结构发生倾斜、倒塌的事故屡屡出现,使得地下室抗浮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桩筏基础是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有机结合,兼具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的特点:整体刚度大、承载力高、抗变形能力强、抗震性能好,可有效避免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亦可用于机场港口、大型物流堆场的地基处理项目;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随着地下室深度的增加,对桩基及筏板的抗浮及防渗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施工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的桩筏基础抗浮结构。
为了解决目前市场上所存在的缺点,急需改善抗浮结构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随着地下室深度的增加,对桩基及筏板的抗浮及防渗提出更高的要求;鉴于此,目前亟需一种施工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造价相对较低的桩筏基础抗浮结构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所述混合灰土、砂垫层、石屑垫层、橡胶止水带和碎石片层具有保证其连接的稳固性;使得建筑物能均匀沉降,对抗地下水的浮力,大幅度减少抗浮锚杆的使用量,节约施工成本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施工的桩底板抗浮结构,包括第一侧墙和第一灌注桩,所述第一侧墙内部设置有连接钢筋,且第一侧墙通过连接钢筋与右隔水桩相固定,同时第一侧墙与地下室底板安装在一起,地下室底板下侧铺设有混合灰土,且混合灰土下侧铺设有砂垫层,同时砂垫层下侧铺设有石屑垫层,并且石屑垫层下侧铺设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下侧铺设有碎石片层,且碎石片层下侧是软弱土层;
所述第一灌注桩设置在地下室底板的下端,且第一灌注桩左侧焊接有第一连杆,同时第一灌注桩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灌注桩相固定,第二灌注桩左侧焊接有第二连杆,且第二灌注桩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三灌注桩相固定;第一灌注桩的左侧设置有第三抗浮杆,且第一灌注桩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抗浮杆,第二灌注桩的左侧设置有第二抗浮杆,且第二灌注桩的右侧设置有第三抗浮杆,第三灌注桩左侧设置有第一抗浮杆,且第三灌注桩右侧设置有第二抗浮杆;左隔水桩右侧是第二侧墙,且左隔水桩通过连接钢筋与第二侧墙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连接钢筋在第一侧墙与右隔水桩之间均匀设置为多组。
优选的,所述混合灰土、砂垫层、石屑垫层、橡胶止水带和碎石片层为层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平行设置,且相邻两组灌注桩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均是由金属材质做成正六边形的柱状结构,且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为中空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的底部依次穿过混合灰土、砂垫层、石屑垫层、橡胶止水带和碎石片层设置在软弱土层的内部,且第一灌注桩、第二灌注桩和第三灌注桩内部浇筑水泥。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浮杆、第二抗浮杆、第三抗浮杆和第四抗浮杆平行设置,且四组抗浮杆设置在三组灌注桩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季琳,未经刘季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2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罐式集装箱步道连接螺栓孔自动冲孔装置
- 下一篇:综合管廊的通风排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