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虫体定量捕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3378.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38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喻快;邓小军;孔玄庆;蒋煜;尹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加法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张丽娟 |
地址: | 410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虫体 定量 捕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虫体定量捕捉器,所述虫体定量捕捉器包括吸嘴、输虫管、捕集腔、抽吸装置和收集容器,所述吸嘴通过输虫管与捕集腔相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捕集腔相连通,所述收集容器设置于输虫管下方,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虫体由吸嘴吸入并通过输虫管到达捕集腔,最后收集于收集容器中。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对虫体影响小,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试验技术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虫体定量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环境毒理天敌瓢虫试验研究工作中,必须每天饲喂瓢虫一定数量的蚜虫。常规方法是用毛笔等具软毛工具或小镊子转移蚜虫至试管中,在实际操作中经常遇到如下问题:
1.蚜虫聚合成团,对虫龄不好区分,接种蚜虫虫龄不一致;
2.由于蚜虫聚合成团,蚜虫转移量无法精确定量;
3.用小镊子转移蚜虫容易损伤蚜虫;
4.以上两种蚜虫转移方法都存在效率低,转移速度慢等问题。在天敌瓢虫试验过程中瓢虫饲喂过程要花费大量人力,影响试验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虫体定量捕捉器,结构简单,对虫体影响小,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虫体定量捕捉器,所述虫体定量捕捉器包括吸嘴、输虫管、捕集腔、抽吸装置和收集容器,所述吸嘴通过输虫管与捕集腔相连通,所述抽吸装置与捕集腔相连通,所述收集容器设置于输虫管下方,在抽吸装置的作用下,虫体由吸嘴吸入并通过输虫管到达捕集腔,最后收集于收集容器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捕集腔包括横向腔和竖向腔,所述竖向腔位于横向腔下方并与横向腔相连通,所述输虫管自横向腔的一端延伸至竖向腔内。
所述抽吸装置连接于横向腔的另一端。
所述虫体定量捕捉器还包括固定片、捕集阱和管套,所述固定片套设于输虫管外侧并与竖向腔连接,所述捕集阱间隔设置于输虫管下端并使竖向腔和收集容器相连通,所述管套用于连接竖向腔和收集容器。
所述捕集腔的直径为D,所述输虫管的直径为d,D=2d~25d。
所述虫体定量捕捉器还包括密封圈和固定橡皮筋,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捕集阱和收集容器,所述固定橡皮筋用于固定竖向腔和收集容器。
所述固定片上开设有多个通孔。
所述输虫管的下端距离固定片的长度h大于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虫体定量捕捉器结构简单,对虫体影响小,易于挑选特定虫龄蚜虫虫体,数量精确控制,效率高,使用时首先将收集容器与捕集腔连接,并将捕集腔与抽吸装置相连,同时选择合适孔径的吸嘴与输虫管相连,开启抽吸装置,手持虫体定量捕捉器对准蚜虫虫体逐只吸取,蚜虫便顺利收集至收集容器中,操作完成后将收集容器与捕捉器分离换上新的收集容器可以继续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吸嘴;2、输虫管;3、捕集腔;31、横向腔;32、竖向腔;4、抽吸装置;5、固定片;51、通孔;6、捕集阱;7、管套;8、密封圈;9、固定橡皮筋;10、收集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加法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加法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33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键盘吸尘清洗烘干一体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休闲吊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