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3572.4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李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置板 轨道 支承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包括储液箱、钢隔板和压力输出机构,其中:储液箱为相互嵌套的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每级空腔之间相互贯通,未抬升状态时的外圈至内圈对应抬升状态的时的底端至顶端;钢隔板设于储液箱顶端空腔结构的上方,钢隔板的上表面与支承结构的底端连接;压力输出机构通过管路与储液箱连通,压力输出机构向储液箱中输出压力液体,使得储液箱的多级空腔按照由底至顶逐级升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支承结构厚度方向上尺寸设置的灵活性,使支承结构更有效地发挥出其减振作用;本调高装置依据帕斯卡原理,整体具有很高的承压性能,适用于轨道结构及列车的重荷载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减振降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振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做法是在上部轨道结构和下部基础之间插入弹性支承层,通过上部轨道结构在弹性支承层上的惯性运动衰减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随着轨道交通的减振降噪领域的快速发展,对于浮置板轨道支承层结构形式的研究也越来越丰富。通过改善浮置板轨道弹性支承层,可有效降低行车造成的振动。
不可忽视的是,传统浮置板轨道的厚度成为了支承层结构形式的一个制约因素,因为根据具体的实时工况需要对轨道板的厚度及轨道板的重量进行调整,以此对减振的频段进行调节,而当前的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均为定高结构,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安装与浮置板轨道中后无法实现对轨道板的厚度及轨道板的重量进行调整,导致施工灵活性差,难以根据实际工况实现减振的频段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包括储液箱、钢隔板和压力输出机构,其中:
储液箱,为相互嵌套的多级可抬升空腔结构,每级空腔之间相互贯通,未抬升状态时的外圈至内圈对应抬升状态的时的底端至顶端;
钢隔板,设于储液箱顶端空腔结构的上方,钢隔板的上表面与支承结构的底端连接;
压力输出机构,通过管路与储液箱连通,压力输出机构向储液箱中输出压力液体,使得储液箱的多级空腔按照由底至顶逐级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级可抬升空腔包括多个环形嵌套的环形柱状空腔和位于中心的圆柱状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输出机构通过管路连接于外圈空腔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圈空腔上设有阀门,阀门一端与外圈空腔连通,另一端可拆卸的与压力输出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门通过快速接头与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门为具有双向密封的硬密封球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力输出机构为高压柱塞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路的内层为橡胶材料,外层为钢丝编织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钢隔板的直径与最外圈空腔的直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提高了支承结构厚度方向上尺寸设置的灵活性,使支承结构更有效地发挥出其减振作用,通过支承结构调高装置,可以拓展轨道板的厚度,增加轨道板的重量,拓宽减振频段,提高浮置板轨道整体减振效果。
2)调高装置依据帕斯卡原理,整体具有很高的承压性能,适用于轨道结构及列车的重荷载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浮置板轨道支承结构调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35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教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吸塑机的模台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