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氯根离子的氨法脱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204437.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69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生公;曹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50 | 分类号: | B01D53/50;B01D53/79;B01D53/96;B01D45/16;C01C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刘趁新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离子 脱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除氯根离子的氨法脱硫系统,该氨法脱硫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蒸发浓缩结晶塔、吸收塔和硫化铵干燥机,工作时,锅炉烟气经过旋风分离器处理后和变频风机输送来的室温空气混合,然后进入蒸发浓缩结晶塔对硫酸铵溶液进行蒸发浓缩,蒸发浓缩后的硫酸铵溶液进入硫化铵干燥机进行干燥处理,从蒸发浓缩结晶塔流出的烟气进入吸收塔,对烟气内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吸收,经过处理的烟气经过第二喷淋层和第二除雾器后从第二烟气出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中,旋风分离器的设置,对锅炉烟气进行初步除尘,提高了氨法脱硫的工作效率,第二喷淋层喷淋的液体为外来水,外来水和氨气溶解,防止氨逃逸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烟气脱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去除氯根离子的氨法脱硫系统。
背景技术
烟气是指气体和烟尘的混合,锅炉产生的烟气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锅炉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且排放到空气中的烟尘吸入居民的口中,对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损坏,所以对锅炉产生的烟气需要先进行处理才能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
现有技术中,对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进行脱硫处理时,容易造成氨逃逸现象,并且锅炉烟气中还含有氯离子、氟离子等,烟气中的氯离子、氟离子等溶解进入循环液中,会造成高浓度氯离子和氟离子,高浓度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对金属具有很大的腐蚀性,因此氨法脱硫装置中也需要控制氯离子和氟离子的浓度,控制氨法脱硫系统中氯离子浓度小于20000ppm,从而降低对氨法脱硫设备的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去除氯根离子的氨法脱硫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氨逃逸和烟气中的氯离子、氟离子等溶解进入循环液中,会造成高浓度氯离子和氟离子,高浓度氯离子和氟离子的对金属具有很大的腐蚀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去除氯根离子的氨法脱硫系统,该氨法脱硫系统包括旋风分离器、蒸发浓缩结晶塔、吸收塔和硫化铵干燥机,旋风分离器和蒸发浓缩结晶塔连接,蒸发浓缩结晶塔和吸收塔连接,蒸发浓缩结晶塔和硫化铵干燥机连接;
蒸发浓缩结晶塔内部设有第一喷淋层、第一除雾器和蒸发浓缩室,第一除雾器位于第一喷淋层上部,蒸发浓缩室位于第一喷淋层下部,蒸发浓缩结晶塔侧面设有第一烟气入口、第一加氨管道和第一烟气出口,第一烟气出口位于第一除雾器上侧,第一加氨管道和第一烟气入口均位于蒸发浓缩室侧面,旋风分离器出口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一烟气入口连接,旋风分离器和第一烟气入口连接的第一管路上设有变频风机,蒸发浓缩室和第一除雾器之间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接,第一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管路上还连接有硫化铵干燥机;
吸收塔内部设有第二喷淋层、第二除雾器、第三喷淋层和吸收室,吸收塔侧面设有第二烟气入口、第二加氨管道和加氧管道,吸收塔上部设有第二烟气出口,第二烟气出口和吸收塔内部连通,吸收室位于吸收塔下部,第二烟气出口和吸收室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二除雾器、第二喷淋层和第三喷淋层,第二烟气入口、第二加氨管道和加氧管道位于吸收室侧面,吸收室和第三喷淋层之间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接,第二循环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喷淋层和外部用水相连,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入口通过管路连接,吸收室和第一除雾器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三循环泵。
作为优化,蒸发浓缩结晶塔内部还设有第一PH计、液位计和除雾压差测量计。
作为优化,吸收塔内部设有第二PH计。
作为优化,第二循环泵和第三喷淋层均设有三个及以上。
作为优化,第一除雾器和第二除雾器为折板除雾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204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